但是父皇,您知道您的錢花哪了么?您知道為什么大明一直錢不夠花么?您知道究竟大明一年要多少錢才夠開銷么?您又知道大明朝廷下一年掙得錢究竟夠不夠開銷?”
崇禎饒有興趣的看著朱慈烺:“怎么,這些你能辦到?”
朱慈烺點點頭:“正是,父皇,兒臣就是為了這事來的,國庫從戶部獨立出來,成立大明統計司,以后地方上繳一律送到此處,然后各部在根據需求上報今年的用度申請,和來年的預計花費,此問題不就迎刃而解!”
崇禎看著朱慈烺寫的官員地方上繳浪費的奏章:“你這個地方上繳直接上繳地方國庫,再由地方國庫越京城,跟他們自己運輸又有什么不同?”
朱慈烺解釋道:“父皇,地方根據遠近,水陸旱陸不同,上繳的又是銀兩這種貴重物品,一路上運輸保衛工作消耗大量人力物力。
按照大明的規定,這些錢最后都要從上繳的錢里面扣除的,近的還好,一般都是一成,而偏遠地區有的甚至要三成,四成甚至一半以上都用在路上了。”
崇禎還真不知道這么回事:“竟然有此事?”
朱慈烺點點頭:“其實真正的消耗并沒有這么多,但是地方官員漂沒已經成慣例,所以大明上繳京城的銀錢僅僅路上就消耗掉了兩成。”
崇禎生氣的看了一眼王承恩:“此事東廠為何從未提起?”
王承恩真是躺著也中槍,連忙解釋道:“稟皇上,此乃慣例,大家都是如此,所以無從查起,也不用查,這朝中官員無一不參與其中,所以奴婢才沒有。”
崇禎還想繼續,朱慈烺連忙道:“父皇,這個漂沒的問題以后有了國庫,至少能減少一半以上。”
崇禎立刻來了興趣:“哦?如何能減少一半?”
朱慈烺嘿嘿一笑:“父皇,兒臣計劃,第一步以官員薪俸太低,又不實發為由,把地方上繳這一塊從各部獨立出來,到時候下邊的人盼著漲薪俸,能極大的降低大家的抵觸緒。
很多人以為只是多了一道手續,以前地方上繳多少再申請撥付給他們多少就是了。”
崇禎嗯了一聲:“嗯,利令智昏,此舉確實能降低這些饒警惕,但是官員薪俸這個問題有這么嚴重么?我朝優待士紳,朝中官員也沒見誰家吃不起飯啊?”
朱慈烺指了指自己的調查結果:“父皇,您看,這調查結果顯示,緊緊憑借大明的薪俸,在京城的七品官員緊緊和中下之家的收入持平,這些錢緊緊能夠一家五口基本生活開銷,節省一點還能請一個丫鬟。”
崇禎翻到《大明官員薪俸考證》,《京城一戶五口之家基本生活開銷調查》《地方官員薪水于當地物價差別》幾篇仔細的看了起來。
看完之后他驚訝的看著朱慈烺,似乎不太相信這個結果。
朱慈烺點點頭:“父皇,您看到的就是事實,大明的官員之所以現在能吃飽飯,一個是應為這些人都有其他收入來源,根本不靠薪俸過子,而靠薪俸的例如海瑞和李東陽,那活的都慘淡極了。”
崇禎疑惑的問道:“其他收入?你的意思是大明的官員都是貪官?”
朱慈烺搖搖頭:“也不能這么,大明的官員興許還有一兩個不是貪官的呢,嗯,每個地方都有一兩個吧。一年吃不起一頓的,或者餓的兩眼發青的應該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