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要分散到大唐的各地去。
這也需要一筆錢。
專門分出五百萬貫,用來修建村子,然后容納更多的人口。
而移民到扶桑方面,現在條件必須增加了。
這筆錢,李世民不用國庫中出,而是用戰爭繳獲來出。
這樣算下來,李世民還有一千萬貫不知道要花哪里去。
以前是為沒錢而煩惱。
現在是為錢多而煩惱。
他不能隨便全部花了。
因為修路,同時不能修太多,那樣需要太多的人口,影響到了整個大唐的生產。
修水渠也一樣,在一個地方,不能同時修太多,否則會有大量的勞力聚集,這也是不穩定的因素。
所以,修路,修水渠,都要分開。
所以,錢不能一下子灑出去。
隋煬帝,秦始皇就是太激進了。
修大項目,一次就動用百萬人口,不出事才怪。
所以,李世民要慢慢來。
“嗯,每年如果剩下一千多萬貫,也是非常不錯的。”
“等陸兄弟回來,問問他怎么安排。”
“最好有一些需要人數較少的工程。”
李世民要控制,不能人員太過聚集了。
聚集容易被人利用,也容易出事。
修工程的時候,有人員鬧事,發生不少群體的事情。
不過,因為這些勞工都沒有太大的怨氣,所以沒出太大的事情。
勞工,朝廷都要派人看著。
然而,大唐跟前朝的思路不一樣。
其他朝代,看管這些人,是防止他們偷懶,防止他們鬧事。
而大唐不一樣,也要看管他們不要鬧事。
接著是有沒有被克扣工錢,有沒有被虐待,吃的有沒有足夠。
只要這些沒問題,那么這些勞工就沒有怨氣,不會輕易鬧事,更不容易起來造反。
李世民在書房里面,自己一個人笑了起來。
頭一次覺得,錢多到需要煩惱。
李世民整理一下這些情報。
將關于關隴集團的資料放到一個專門的抽屜里面。
關隴集團的情報,都會優先送給他。
李世民接著整理了一些有用的東西。
他打算第二天早朝的時候用。
第二天早朝。
李世民很高興。
“諸位,稅收雖然還沒收上來。”
“不算夏收,今年的秋收,可以說大大的不同。”
“根據各縣上報來的數據,大體估計,今年的稅收,有一萬萬貫左右,也就是一億貫。”
“這已經是幾年前的兩倍了。”
李世民說完,下面沒什么歡呼,倒是比較凝重了。
他們都知道怎么回事。
有一個言官,或者書呆子出來說道“陛下,收那么多錢上來,是與民爭利啊。”
“自古,與民爭利”
“好了。”
李世民打斷對方繼續說下去。
這種陳詞濫調。
李世民不想聽。
“若是覺得與民爭利,朕當然可以返還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對于土地少于一定數量的進行免稅,對于土地高于百畝的,加倍增稅,這樣就能惠及更多的百姓了。”
李世民的話,讓很多人差點吐血。
一個官員趕緊站出來說道“陛下,不可,如此非亂套不可,臣覺得,如今的稅收制度,相當好。”
“臣附議。”
“臣也附議。”
他們可不敢再讓李世民折騰了。
如果真的出什么高于多少畝的土地加倍收稅。
那么,這還讓地主怎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