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怒喝一聲“準備作戰”
呼啦啦
李世民身后的將士集體擺出了警戒的姿態,由于人員太多,所以李世民的大部分人馬都在玄武門之外,跟在李世民身邊的,只有兩千人而已。
李建成也是一樣。
但李建成明顯比李世民有優勢。
李建成的兵馬很強壯暫且不表,單論大將數量,李建成也是完勝李世民。
李世民手下能拿得出手的,也不過一個李靖和長孫無忌,而李建成手下有王珪、薛萬徹兄弟、馮立等十幾員當世聞名的悍將。
真打起來,李世民的勝算也不大。
雙方在各自統帥的指揮下,立刻開始進行對峙,可謂是針尖對麥芒,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玄武門前,四千將士互相怒視著彼此,都在準備著為了自己的主子拼死,因為只要他們的主子贏了,那么他們就可以得到無限多的好處。
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沒有人會退縮。
“出身事主,期之效命,當職之日,無所顧憚。”
馮立高呼一聲。
簡簡單單一句話,瞬間調動起了將士們的戰意,所有人熱血沸騰,只等將領們一聲令下,便會馬上開始進行沖鋒。
李世民那邊倒是從氣勢上被壓倒了一頭,但也不肯退讓。
“沖鋒”
馮立首當其沖,第一個率軍沖了出去。
緊接著,薛萬徹也沖了出去。
王珪屬于謀臣之流,不負責統兵打仗,他只帶了一小隊人馬守在李建成四周,護他周全。
李建成這邊大將很多,李世民手下只有一個李靖帶隊作戰。
李靖一人指揮兩千人,在這狹小的玄武門廣場前,實在有些施展不開。
而李建成一番大將很多,指揮起來靈活多變,對李靖的指揮作戰造成了不小的沖擊壓力。
四千兵馬的大戰,說激烈也不激烈,論規模,也實在算不上什么大戰。
但這里所爆發出的威勢,卻令整個長安都為之瑟瑟發抖。
所有的權貴都提心吊膽,因為他們有擁護李建成的,也有擁護李世民的。
不管李建成和李世民誰贏,這些權貴必然有一批要倒霉。
雙方的廝殺來的快去的也快,李世民一方敗意十分明顯,李靖盡管已經拼盡全力,可也難頂大局。
在李建成一方的拼死夾擊下,短短一個時辰,李靖一方就損失慘重,士氣近乎崩塌。
玄武門前尸體堆積如山,血流成河,這些人沒死在敵人的刀下,反倒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
實在令人唏噓。
李淵看著這樣的畫面,心中萬分悲壯。
若是這些將士死在真正的戰場上,那自然沒的說,可死在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內斗之中,真的有些不值。
可這又有什么辦法
誰叫他們跟錯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