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天子。
怎么能對他們這幫人屈服。
長樂不敢多說什么,乖乖的扒飯。
終于解決了一個大問題,心中陰霾盡去。
李世民高興,然后吃完又回去思索具體怎么操作。
第二天早朝,李世民意氣風發的過來了。
房玄齡幾個人奇怪。
這李世民之前明明恨的牙癢癢,才過一天,怎么變了一個樣了。
“諸位愛卿,今日可有什么要事”
吏部侍郎周青站出來。
“陛下,之前陳大人所奏之事,還請陛下盡快答復,如今科舉的消息已經散到地方,學子不日就要趕考,耽誤不得。”
李世民點點頭說道“陳大人,周大人,都是大唐之賢臣,你們所奏之事,朕準了。”
眾人詫異。
不管支持李世民還是反對李世民的,此時都覺得不可思議。
李世民心中冷笑一番,看了下面的人一眼。
“房愛卿。”
“臣在。”
“你擬定一個條陳出來,發與揚州,朕就在揚州試點,看著審核之事應當怎么操作。”
眾人一愣,剛開始沒反應過來。
這陳鋒本來暗自高興。
他決定下朝之后,就讓人傳出去,這提議是他出的,這可是能青史留名的。
但,此時,好像不太對啊。
這李世民是什么意思
陳鋒站出來說道“陛下,您是說,只在揚州執行”
陳鋒跟其他一些一起推動此政策的人頓時緊張了起來。
這跟他們設想的不一樣啊。
“陛下,此政策,應該推行全天下,豈可只在一州執行”
陳鋒著急了。
這一州之地執行,不是他們的初衷。
李世民冷笑了一下,然后說道“陳卿家,此新政,既然你提出來了,那么你可有如何實施的細則”
頓時,陳鋒啞口無言。
他是提出來了,但是他沒有仔細想過怎么操作。
這陳鋒自然是回答不出來。
見對方回答不出來。
李世民站起來,背著雙手說道“此政策為良政。”
李世民給了很高的評價,如這些世家對新科舉制度的贊揚一般。
“朕,非常重視。”
陳鋒等人,立刻就感覺不對勁了。
這明明是反對李世民的政策,但是現在李世民卻如此高度評價。
不對勁。
果然,李世民說道“吏部侍郎。”
“臣在。”
吏部侍郎周青,先是一哆嗦,然后站了出來。
“此政,關系我大唐千年基業,不可不重視。”
“周愛卿也是意識到此政策的重要性,故,現在朕命你,專司此政。”
“命你,以吏部侍郎之職,前往揚州,專門處理科舉審查之事。”
“吏部的其余事情,便不再插手,集中精力,辦好此事。”
“科舉大事,關乎千年盛世,應盡快完善其操作方法,推行天下,周愛卿的事務,何其重要。”
李世民將周青捧的很高。
將此事說的很重要。
甚至,吏部侍郎,這樣的一個高官,李世民直接讓他繼續用吏部侍郎的官職,繼續管理此事。
但是,明眼人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