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東北大炕,這個牛逼!”
“能做出來?”
“......”
直播間里一下就炸了鍋,都被蘇陌這個“突如其來”的想法給驚到了。
在熱議之中,蘇陌已經行動起來了。
往窖爐里塞幾根大木柴讓它繼續燒,同時把煮好的糖漿拿下來冷卻,兩個木筐用傘繩綁一下,擔起就去尋找石頭了。
算得死死,一點時間不耽擱。
炕也稱“火炕”,是中國北方人在天寒地凍的日子,用來取暖御寒的必備工具。
火炕主要由炕眼,炕膛,煙囪三大部分組成,過去用黏土制作的土塊,俗稱“胡基”砌成,現在大多用磚塊或水泥板砌成。
炕眼是用來填入木柴的入口,炕膛是用來燃燒柴火的地方,煙囪用來排放柴禾燃燒后產生的煙霧,柴火炕膛里充分燃燒后,會產生大量熱量通過炕散發在室內,讓室內溫度達到一個滿意程度,進而達到取暖御寒的效果。
至于具體怎么要建?
完全可以向金初的滿族人學習的嘛,《三朝北盟會編》中就有記載:“其俗依山谷而居,聯木為柵,屋高數尺,無瓦覆以木板,或以樺皮,或以草覆之。墻垣籬壁,率皆以木,門皆東向。環屋為土床,熾火其下與寢食起居其上,謂之炕,以取其暖。”
按照這個來就沒錯了,簡陋,原始,但特么的就非常適合現在的蘇陌用,完美到不能再完美的那種。
說白了,蘇陌現在的庇護所與之對比,就差個火炕罷了,只需要活泥巴找石頭砌個炕就完事,完全可以先住著著,然后慢慢搭別墅,完全不慌!
蘇陌先找來足夠的石頭,然后又挑來黏土,收集其他的材料,午后正式開始盤炕。
說是改造原庇護所,其實是重建,因為改造原庇護所還不如重建方便。
蘇陌直接在庇護所隔壁的空地先把炕盤起來,完事再搭框架,把原庇護所的防水布移過來,原庇護所的框架用樹枝樹葉蓋一蓋,又多了一間雜物室。
首先自然是先把內部的火炕做好,不需要太大,臨時用的嘛,夠地方睡、能抗幾天不倒塌就行。
想倒塌也難,有優質的黏土,再加入水、湖沙、干禾草,攪拌攪拌,完美的“水泥”,關中的土炕都這么做的,黃泥加草,穩得很。
只是趕時間沒法子搭建得太豪華罷了。
先起搭燒火的灶臺,然后是隔山墻,順延過去用石頭圍砌出火坑框架,在內部布煙道防止倒煙,這是個技術活,火炕好不好用就看這,然后是煙囪,煙囪倒也無需太高,這里風大,根據風向運用好空氣動力學就好,天然的抽風機。
框架做好后就鋪床,沒有石板磚直接用木頭鋪就行,再上下糊一層泥巴上去抹平隔絕漏煙。
為了晚上就能睡,搭好蘇陌就把灶臺先燃起來,用暖氣加速烘干濕泥,快速加固土床。
同時也測試一下查漏補缺,沒問題的話晚點把那邊的干草苔蘚移過來鋪一下,完美了。
看著蘇陌搭好簡易的火坑并且順利運轉了起來,當熱氣通過土床底下,煙氣從煙囪冒出來,直播間的水友們已經全員嗨起!
“6666666!”
“哈哈哈,陌爺牛逼啊!”
“這尼瑪也太吊了吧?”
“晚上睡在炕上這不得爽翻?”
......
楚清妍今天是徹底站起來了,哼哼笑著,就知道區區的降溫,是難不倒這個男人的!
“......”
吳昆連跟她對視的勇氣都沒有了。
很明顯,現在只要蘇陌在外圍加蓋一下,一間帶地暖的簡易庇護所就成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