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之后到唐武宗時大舉滅佛,青龍寺遭遇兵災付之一炬,后世影響力最大的,反而變成了回到日本創辦真言宗的空海和尚。
“來,坐下,與我等一同品茶論佛,豈不快哉?”一位僧人在旁邊開口道,他應該也是七律的師叔祖。
“是極是極,你切莫有何輩分顧忌,能進到這里與我等見面,佛法造詣肯定不在我等之下,佛法無量,達者為先,若糾結于輩分,豈不是落了下乘?”那位坐姿隨意的和尚對七律說道。
七律和尚微微頷首,但還是沒有入座。
惠果和尚在此時不動聲色地喝了一口茶,見自己座下的法嗣們幾番邀請甚至連惠應和尚這位直系師祖都開口邀請了,這被自己陣法接引來的年輕僧人卻依舊不愿意入座。
“有事?”惠果和尚開口問道。
不愿入座,自然是有事了。
師尊開口問話,座下法嗣們自然不敢再插嘴,只是靜靜地等待著七律的回答。
當然了,這話問出來,其實還代表著另外一層意思,如果這個被接引來的后代僧人真的是有事才來的話,那么事情可就不那么簡單了,這意味著這個后代僧人其實早就可以來了,卻偏偏等到有事所求的時候才來。
雖說他們其實也沒因此等待,因為不管七律什么時候決定來,他們在布置完陣法之后,七律都會直接出現在青龍寺大門外。
但大家都是當世高僧,佛法修為高深不說,心性也是恬然得很了,所以覺得這個后代僧人還真的有些……太刻意了。
這感覺,有點破壞氛圍啊。
若是接引來一位后代僧人,證明青龍寺傳承后繼有人,本就是一樁雅事和快事,大家坐而論佛,參照古今,豈不快哉?
放眼天下,還有何等事兒比這個更讓人覺得雅趣?
七律輕輕吐出一口氣,再次雙手合什對坐在自己面前的諸位師祖們行禮,同時道:
“弟子所來,是向諸位師祖們求借一物。”
“俗氣了,俗氣了啊。”那位姿態灑脫的高僧笑著擺擺手,“你所需是何,答應你就是,大不了我等尋一個人跡罕至之處,將那物件兒埋下去,再布置一個陣法,千年之后,你自去取得。”
“是極是極,如此甚好!”另一位高僧附和道。
惠果和尚卻不動聲色地看了七律一眼,問道:“所求,何物?”
“弟子想借……諸位師祖法身修為一用,弟子想借青龍寺氣運一用!”七律直接說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一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