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玩意說起來貌似挺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但實際上你這么一琢磨,也就是一鼻子靈不靈的簡單問題。
說起來挺不講理的,但廚子這一行頂層和底層的差距比人和狗的差距都大不老少。
為什么有的低層永遠也熬不成頂層呢
除開運氣、努力等等,只能說明一個,廚子還是吃天賦的。
真的吃天賦
就比如動漫圈兒里鬧鬧騰騰的“神之舌”“神之手”“神之鼻”這這那那的。
你燉鍋湯,有的人嘗一下,說
“呸,這他娘的是刷鍋水”
但另一個人說
“別鬧,誰家刷鍋水放兩遍鹽的”
瞧瞧,這就是差距,實打實的工具差距態度不給算的昂。
林愁鼻子動了動,
“唔,正了正了,味道正了。”
其實這時候讓他描述到底怎么著味道蒸了一下就給轉正了,林愁肯定憋的直瞪眼也說不上來。
一掀鍋,黑是黑白是白,肉與料層次分明,但香味卻已經融作一處相濡以沫蜜里調油了。
黑壓壓好幾坨腦袋頂著廚房門往里瞅,林愁一鍋底掃過去,
“邊去,頭都給你們打爆”
蒸地龍肉的原湯不能丟,一點秋油一點兒頭抽,和著原湯,加上清如水的淡二湯鍋里頭再走一遭。
這淡二湯也是有點小講究的,一般來說,湯大體可分為頂湯、上湯、二湯、淡二湯四種。
舉個現代流水廚房吊湯的簡單實例
宰凈老母斤由背開兩片,同瘦豬肉十九斤,帶骨生火腿三斤,清水四十五斤,并入湯鍋內,旺火沸,小火浸,湯不可大開,以成菊花心為度,不歇火,不加水,熬四小時,得湯三十斤,起湯時,去湯面泡沫浮油,味精鹽一兩二錢放入盆內,盆上放洗凈的梳竹篩一塊,篩面鋪潔凈白布,把湯濾入,這算頂湯。
老雞、瘦豬肉、火腿用量均減一半,味精鹽另再多三錢,這算上湯。
用己熬過上湯的肉料作原料,加入沸水三十三斤再熬一小時,起湯三十斤,這是淡二湯;如起湯后加味精鹽一兩二錢,這算二湯。
淡二湯的宗旨就是一個字兒
淡,徹頭徹尾的清淡。
打個玻璃芡,少許明油,最后再出鍋淋在顫顫巍巍的地龍肉上,擺盤
“嚯”
外頭又是一大簇腦袋在吸氣兒。
黃大山罵罵咧咧,
“滾滾滾,給他媽老子擠懷孕了算你們哪個王八羔子的,都滾”
“就那么一小盤,都甭惦記了昂,惦記也打不過你大山爺爺,哈哈哈”
此時,人群中忽然鉆出一個五星殺手。
好吧,雖然他沒有五星殺手的光頭,但目光咄咄逼人。
山爺倒吸一口涼氣,飛給游蕩魔一個眼神,
“噓,給山爺個面子,搞多點大米飯這盤菜絕對夠咱四個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