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師的年紀雖然不大,但想一想,從高三實驗班的班主任,直接成了高一新生的普通老師。
這對于王老師的打擊絕對是巨大的。
關鍵是,這還不算完,萬一到時候發生某些“不可避免”的事情,王老師恐怕一輩子就要待在高一,直到他退休。
嘖嘖,還真是慘。
只是雖然方默并沒有和王老師接觸過,但在電影里,王老師的性格其實這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連老師都被李萌訓得跟孫子一樣,方一凡和季楊楊終于怕了。
尤其是在聽了李萌打算讓兩人寫1500的檢討之后,更是懵了。
很快,董文潔和劉靜就到了。
李萌主動去接兩人,辦公室里,其他老師不是在忙著備課,就是在忙著其他,一時之間,反倒是沒有人注意方默三人了。
“你就是新轉學生?”季楊楊上下打量了一下方默,抬著下巴,一臉高傲地說道:“之前的事情,謝了。”
“恩。”對方的態度不佳,方默自然也沒有什么好臉色給他。
季楊楊的臉色一下子變得十分難看起來。
顯然,他對于方默的態度十分不滿。
但方默才沒有功夫搭理一個缺愛的中二少年來著。
沒有理會季楊楊難看的臉色,也沒有在意方一凡好奇的目光,方默隨意地坐到了李萌的座位旁邊,目光十分自然的落到了桌子上。
辦公桌上,還有著一份試卷。
方默隨手拿起一份試卷,突然間一樂。
因為那份試卷竟然是喬英子的。
隨意的看了兩眼,方默的心中,對于喬英子的水平也有了一個直觀的概念。
隨手拿過一張面巾紙,方默拿起桌上的寫字筆開始了寫寫畫畫。
甚至通過這一份試卷,方默還分析出了喬英子的部分性格。
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實際上,任何試卷都是有跡可循的。
比如同樣的題,不同人的解法不同。
就算有人的解法相同,甚至過程相同,乃至答案相同,但字跡、書寫的先后順序以及其他一些細節,都是可以通過觀察得出的。
甚至方默在腦海里已經構建了當初喬英子在答這一份題的時候,她先做的是什么題,后做的是什么題,其中又經歷過什么步驟,又有哪些錯誤。
這看似十分荒誕、魔幻,但實際上只是一種不算常見,但也不算罕見的答題模型而已。
說白了,就是通過試卷上的信息,反推這個人的解題過程,然后運用心理學的知識,進行反向解構。
當然,這種模型在高中階段很少有人接觸,只有到了大學才會成為一種很常見的解題模型。
大概了解了一番喬英子的性格之后,方默滿意地點了點頭。
不過也有些感到好笑。
雖然金手指的激活給他帶來了十分便捷的技能提升途徑,但方默能夠以自己的努力和天賦,力壓于途成為鯨市第一中學的第一學神,自然不是什么草包、魚腩。
在原著中,喬英子在林磊兒來到之前,一直都是班級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