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馬謖把玩著手中的竹筒望遠鏡,搖了搖頭:“不過亭侯的本事可遠不止如此,只是不知他為何執著于匠藝。”
眼下不管劉備這邊也好,還是曹魏或是東吳,哪個敢把劉毅當成一個普通匠人來看,在馬謖看來,劉毅是一位出色的大才,只是喜歡匠藝而已,就如同諸葛亮同樣也會研究研究工匠的東西,但總不能說諸葛亮也是個匠人吧?只是相比于諸葛亮而言,劉毅對匠藝的癡迷有些過了,固然也有強國之效,但他覺得最終還是該走正道為妙。
“這有何奇怪,伯淵出仕之前,一直在做工匠,你以為誰都是如你一般一出生便能讀書?”魏越看了馬謖一眼:“再說,匠藝怎么了?若非伯淵的那些匠藝,哪有如今的荊襄盛況?”
馬謖打了個哈哈,不想在這種事情上跟魏越較真,他是真心為劉毅好,但魏越說的也沒錯,雙方站的角度不同,看問題的方法自然也不同,那是沒有正確答案的。
“你說我等今夜偷營能否成功?”馬謖看向對方大營的方向,距離有些遠,之前借助望遠鏡,也只是依稀看到而已。
“我記得伯淵說過,不要嘗試同一個計策在同一個人身上用兩次,這世上沒人是蠢貨。”魏越咧嘴一笑,搖頭道。
“將軍如此想,那對方會否也是如此想?”馬謖點點頭,對于劉毅的這句話,他還是表示認同的,但人心總會有盲區,更何況對方應該并非只是一路兵馬,不是一路人,就不可能做到真的令行如一。
魏越聞言不說話了,在內心里思索著這件事情的可行性,他有些被馬謖說動了。
“用亭侯的話來說,我們偷營,只需一兩千人,若失敗,也不過折損這些人,但若是成功的話,就是以小博大!”馬謖目光灼灼的看著魏越:“將軍可有興趣試一試?”
魏越聞言默默地思索著,眼下建寧兵力算是充足,在收編了那些駐守在各地的兵馬之后,建寧的兵力大概在一萬三千左右,兩千人來試一試能不能搏一把大的,這仗就算輸了,也不會傷筋動骨。
“便讓二狗去吧。”思索片刻之后,魏越點點頭,覺得這一把可以拼,他作為主將,自然不能輕易犯險,這種事,自然落在了陳二狗身上。
“嗯,將軍久經沙場,調度方面,便由將軍來調度。”馬謖點了點頭道。
當下,魏越將陳二狗招來商議今夜偷營之事,劉毅留下了兩千蠻兵,但這是精銳,不可能都派出去,魏越派給陳二狗五百蠻兵,外加一千五百挑選出來的建寧精銳,準備今夜夜襲雍闿大營,能成功最好,不成功的話,及時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