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啊。”劉毅摸了摸下巴道:“這門親事,你如何看?”
“伯淵以為,女強男弱……”諸葛亮看著劉毅有些不知道該怎么接話。
兩家的婚事,天子還不至于忌憚,但這方面也得讓劉禪安心,這些外部因素不談,單說兩人,劉明可算是諸葛亮看著長大的,要說不親,那是不可能的,感情上諸葛亮對劉明可一點兒不比對這個繼子差,但諸葛亮同樣知道,劉毅的女兒不是一般男人能夠駕馭的,諸葛喬絕對不是那塊兒料。
結婚可不是你我看對眼兒就行,作為過來人,諸葛亮很清楚一個家里女強男弱可未見得勢好事,劉毅之前讓諸葛喬放棄諸葛家的繼承權,顯然也考慮到這點,如果諸葛喬是諸葛亮的繼承人,那以后劉毅嫁進諸葛家,下一代恐怕直接成了劉毅掌事了。
不考慮外部政治因素,這也不成啊,他跟劉毅關系再近,也不能容忍這種事發生,但如果諸葛喬不是繼承人的話,這個問題就沒了,大不了當個上門的,但諸葛亮好歹也是左相,怎能接受?
“我可沒說要招贅。”劉毅看向諸葛亮笑道:“尚未恭喜孔明,喜得麟兒。”
沒錯,諸葛亮在前年有了孩子,只是當時因為關中新定,家眷都留在漢中,一直到去年才接到長安。
諸葛亮看了劉毅一眼,搖頭道:“我知道你是何意,但這對伯松不公。”
再怎么說,也不是自己親生的,自己百年之后,爵位有誰繼承,諸葛亮其實也有過猶豫,不過諸葛喬或許才不足服眾,但其性格卻頗得諸葛亮喜愛,所以這事也就一直沒提,諸葛亮不說,諸葛喬便是諸葛亮的法定繼承人。
但這種事,不止關系到兩個孩子,妻子怎么想?兒子長大了怎么想?這都是問題,諸葛喬主動退出自然是最好的,但諸葛亮也關心諸葛喬的感受。
“你怎知他不愿?”劉毅看著諸葛喬離開的方向,嘆息一聲道:“寄人籬下,其實心思最是敏銳,你雖聰明絕世,但有時候感情上的事事智慧彌補不了的,這樣做,對他,對嫂嫂還有侄兒都是最好的。”
諸葛亮看著劉毅笑道:“你呀,你可以為了明兒跑來勸我,伯松卻無人為他張羅。”
“以后會有的。”劉毅笑道:“放心,他們若能成了好事,那就是他們自己的家,我不會多管,以后有了孩子,那也是姓諸葛,不會跟我姓劉,兒孫自有兒孫福,你我又何必操心?況且你我兩家也算門當戶對,再說了,明兒也是你看著長大的,她若嫁給他人,你能放心?”
諸葛亮聞言苦笑著搖了搖頭:“我自問辯才無雙,但你卻從不按照規矩說。”
“女兒長大了,有喜歡的人了,當爹的也只能厚顏一些了。”劉毅無奈道。
得虧女兒沒喜歡上天子,否則的話,他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同姓不婚,單是這一點,劉毅再牛也沒辦法扭轉,除非天子能夠不顧綱常倫理,否則誰也沒辦法。
“你說生個姑娘卻嫁給了外人,以后再回來就算是客了,這是個什么道理?”劉毅摸索著下巴,嘆息道。
“亮不太清楚。”諸葛亮搖了搖頭,他沒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