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者犯錯,卻要下位者去償命,那么無辜者就會遭受侵害,犯罪者卻無悔改之心,很難想象這樣的決定是怎么成功實施的。”
鳴人順著這個邏輯推論。
反正信息都是從三代這里提取到的,推論出什么結果,他一點心理障礙都沒有。
三代感覺臉部有些僵硬。
鳴人這話是在罵日足。
但換一換對象。
總感覺罵他也沒什么毛病!
童言無忌,童言無忌。
三代心里自我安慰著。
畢竟鳴人看起來如此真誠善良,有話直說,而又不吝嗇于以最大的善意去對待他人。
剛剛的話語一定是因為知道的還不夠多。
故作高深地輕嘆了口氣之后,他對鳴人說著:“其實,這件事情的個中緣由要更加復雜地多。
“只是那是一段更復雜一些的故事了,你或許不一定能理解,你真的要聽嗎?”
“我還是很喜歡聽故事的。”鳴人這樣說著,又補充了一句話道,“而且如果這個故事能夠說服我,那么應該也有可能說服得了寧次,他心理受創太嚴重了。
“而且現在寧次所知道的事情是,自己父親已經莫名其妙地為了背鍋而死去,難道還有什么真相,比這個所謂的事實更加沉重嗎?
“而且村子里的每一個人,應當都是村子的組成部分。為了村子,也應當讓每個人都開解心結,互相團結友愛,這才是村子最好的狀態,不是嗎?”
三代被說服了。
這大概就是他的性格,比較隨和,這種隨和是不分內外的,只要你足夠篤定,那么在很多事情上往往都能夠得到他的同意。
尤其是鳴人后面還祭出了一件大殺器。
也是因為鳴人后面的話語,讓三代的心情重新舒適了許多。
這孩子還是認同自己的理念的。
只要為了村子,那么很多事情,他都能夠理解,這種自己主動學習、然后主動衍生火之意志的苗子,實在太少。
上一個那么做的。
他印象之中好像還是水門!
果然,只要重復水門的成長之路,那么終有一天,木葉可以再出現一個光明火影。
退出對未來的暢想。
三代用自己的語言,去講解了一下日差的犧牲,著重講解了他的偉大。
日向一族也因為這種犧牲,而得以綿延千年之久!
只是寧次年紀太小,不一定能夠明白這種犧牲意味著什么,所以這可能是日足沒有解釋的原因。
聽了這則故事。
鳴人的扮演法差點破功。
別說寧次不能理解,他也很難理解啊!
但過了一會,他還是跟著說道:“原來如此,寧次有一個好父親。
“只是他可能確實有億點理解不能。
“這事我很難勸說他。那個,三代爺爺,對于人家日向一族的家務事,不知道你能不能夠說上點話?”
三代感覺似乎有哪里不大對勁,疑慮道:“你想做些什么?”
“是這樣的,要讓他覺得他父親是自愿的話,能不能夠不要讓他刻下籠中鳥?”
三代感覺鳴人這是給他出了個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