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能的話,還是趁早改變一下這娃子的性格吧。人不能活得太無私了,尤其是不能對別人全心以委,畢竟好多人都是“可以共患難,沒法共富貴”。
全心全意對人,最后換來的結果是背叛,這樣豈不是更傷心?
.
。
.
今天李顯是正式過來探望兄長,所以是打著儀仗過來的,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如今往兩市去,也命儀仗在前面開路。
儀仗這東西,跟后世的西裝差不多,代表著正式、代表著牌面,但是效果卻更強。
李顯前來探望哥哥,屬于正式出行,打著儀仗沒毛病,但是前來逛市場,還打儀仗,那就像是穿著西裝去爛泥塘里摸魚,怎么做是他的自由,但在別人眼里卻很是奇怪。
兄弟倆都居住在大寧坊,從東門而出南下,經過安興坊和勝業坊,就是東市了。
長安的東市和西市有很大的區別,東市因為靠近皇宮和達官貴人所在的坊市,所以商品大多是一些奢侈品。而且,因為地理位置的特殊,在這里開店的,店家背后多少都會有某個靠山倚靠著。
而西市,則是往來胡商交易的地方,比較混亂。大唐雖然有常平倉、平準署負責管理,但是,這兩個機構的官員本能的懶得在胡人身上浪費精力,對西市,除了賦稅以外,基本都是放任。
說是大唐東市,但是在李賢看來,這里跟普通鄉鎮的集市也沒什么區別。
攤位比比皆是,不過卻很整潔。而道路兩側能擁有門店的,都裝飾的格外好看。這也就是有建制的約束,如果沒有了約束,也不知道這些人會不會也搞吸引眼球的招牌。
此時恰逢午前,東市上的人流還是不少的。
但是,擁擠的人潮,在看到英王府的儀仗以后,頃刻間就消散不見,給隊伍提供了一個暢通無阻的道路。平民百姓沖撞了王爺的儀仗,可是要挨打的,情節嚴重,流放也不無可能。
路上的行人忙不迭的避開,但東市上的官員卻硬著頭皮迎了過來。
一個黑臉的中年官員,走到儀仗前面,行禮報名道:“平準署平準典事周常春,拜見英王殿下!”
馬車的門簾打開,李賢和李顯一起鉆了出來。
“平準署?”
見沛王疑惑,陪在馬車旁邊的王勃解釋道:“殿下,平準署是太府寺下轄機構,負責市場交易一事,而且跟常平倉一樣,有調整物價的職能。”
李賢點點頭,跳下了馬車。
李顯有點胖,需要有人扶著才行。
落地以后,李顯大大咧咧道:“誰管你是什么官兒,本王問你,這東市上可有什么樂子?有什么好吃的東西?”
周常春偷偷皺眉,但還是回答道:“回稟王爺,東市中段,有一家售賣奇貨的店鋪,是嶺南馮家的,其中有好多從嶺南運來的干品,王爺不妨去嘗一嘗。”
剛剛見王勃回答了皇兄問題,李顯就問他:“嶺南是什么地方?馮家又是什么家族?”
不用王勃解釋,李賢就想起了馮家。
不過,馮盎這個傳奇人物,也跟著太宗那一批人,一起落幕了啊。
如果沒有他,嶺南跟中原之間,到現在恐怕還是劍拔弩張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