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板上擺放著一種動物的排骨。
湊近了聞一聞,原來是羊肋排。
大唐的豬肉騷的很,被稱作“賤肉”,是只有下等人才吃的東西。
所以,這個時代的肉食,一般是雞鴨魚牛羊這些。
當然,羊肉可以放開吃,牛就不行了。
大唐的耕地眾多,人數卻太少,耕牛根本不夠用。哪怕經歷了貞觀之治,但牛依然不是可以宰殺的。就是至高無上的皇家,祭祀的時候想要搞一個牛頭,都得派出大量探子看看哪家有快要病死的牛。
牛很珍貴,但羊就不一樣了。伴隨著太宗和當今皇帝李治接連打敗突厥,草原部族對中原根本硬氣不起來。貞觀以后,絲綢之路逐漸恢復,而他們能夠用來跟大唐人貿易的,數量最大的就是羊了。
回頭看了一眼廚子,李賢詢問道:“你打算怎么處理這塊羊排骨?”
廚子連忙拱手說:“回稟殿下,小人準備用您給的香料燉煮它,再加一些宮內御膳房送來的昆侖紫瓜,您覺得如何?”
昆侖紫瓜?
百思不得其解之下,李賢只能看向廚房的菜籃子。
好家伙,原來昆侖紫瓜就是茄子啊。
雖然這個時候的茄子比成年人拳頭大不了多少,但是,有它在,什么肉末茄子、燒茄子的,就能制作了。
不過,羊排燉茄子?這能好吃嘛!
想了下,李賢還是對廚子揮揮手說:“你待會兒,幫本王把茄子切成半個巴掌大的薄片,上鍋蒸,再多弄些大蒜,拍成泥備用。至于羊排,你把它分成一根根的長條,直接烤就行。哦,對了。”
說到這里,李賢走到大鍋旁邊的調料盒那里,拿出了一個布袋子,丟給廚子說:“快烤完的時候,把里面的調料,均勻的撒到羊肉上,不用太多。”
接過布袋,廚子只是聞了一下,就知道布袋里面的東西,價值千金。
這種香料,他聞所未聞,應當是出自西域。
而西域運來的香料,哪一種不是價比黃金?
看到廚子手捧布袋渾身顫抖的模樣,李賢就覺得無語。
袋子里的是孜然,是他命人在西市找到的。
胡商狡猾無比,他們烤羊肉的時候就喜歡加點孜然,可是,搜遍他們全家,也找不到生的孜然,都是熟的。
這分明是怕唐人也能種植啊!
西域的胡商,靠著香料不知道從大唐卷走了多少錢財。
后世燒烤攤隨手撒的東西,誰能想到在大唐這么值錢?
價比黃金,可真的不是夸張,而是無比貼近現實的形容詞。
不理會廚子,李賢轉身走出了廚房。
香料這么值錢,相比之下,賣桌椅什么的簡直弱爆了。
雖然不知道香料的生意是誰罩著,但是,此時的李賢,卻打起了它的主意。
當然,他眼饞的不是大唐某個人的“二級代理權”。
他眼饞的直接就是香料種子。
據他所知,例如孜然這種香料,就能在大唐種植。
這么適合燒烤的好東西,怎么能不弄過來?
如果能把種子搞到手,種它,跟種金子有什么分別?
雖然稀罕玩意兒只能賺一段時間的錢,推廣以后就會逐漸變得不值錢。
但是,只是初期賺的錢,就是一筆誰都會眼紅的錢了。
一邊往李顯的房間走,李賢的腦海里不停的冒出掙錢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