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兄,真有儒將風范!”場中的閆家家主閆溪賓說道,“怕是這茶未烹好,那淮海軍就已經在運河里下了餃子。哈哈哈……”
在離運河一公里之外,張勐正帶著團丁隊伍向前壓進。
“這個大伯太不靠譜了,前面裝逼的事情自己做,現在要沖鋒陷陣了倒是想起了自己。”張勐在心中吐槽道。
不過看著這人山人海的隊伍,張勐心中倒是安穩了不少。他的身邊是一千多巡防營以及五百多各家家丁,這些人手中大多拿著鳥銃,隊伍也稍微整齊一些。張勐把這些人放在隊伍的最后面,負責壓陣,起到督戰隊的作用。
河邊,蔡樹森跟他的士兵站在一條線上,淮海軍雖然訓練要有素,但是作為守備團,他手下除了軍官老兵不多,所謂的老兵也只是經歷了一兩場戰斗,見過血而已。淮海軍還是成立時間太短,缺乏歷練。
因此,蔡樹森選擇和士兵站在一起,一方面鼓舞士氣,另一方慢方便快速處理各種突發情況。
戰場的西北面五公里外有一片樹林,此時有一支五百多人的馬隊正隱藏在這里,這便是張家請的山東響馬了。因為這支隊伍一直沒出現過,所以沒有出現在淮海軍的情報上,這也淮海軍的疏忽,包括蔡樹森派出的偵查兵都沒有注意這個方向,他們在思想上對地主豪紳,還是過于輕視,要知道這些人統治中國底層社會幾千年,不可能沒有一點本事。
這支響馬一直在沂州府地區活動,領頭的大當家名叫林威,為人仗義,身邊聚集了一批綠林好漢。他們在沂蒙山區有自己的山寨,手下的弟兄家眷一共也有五六千人。
平時這支隊伍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敲詐地主鄉紳,打劫商隊。有時候也接一些黒活,山寨附近也有一點開墾的土地,但是沂蒙地區土地貧瘠,光靠種地肯定是養活不了這么多人。
林威這個人本質不壞,用一個詞描述就是“劫富濟貧”。他的山寨人那么多,也是因為他經常接濟周圍活不下去的百姓,因此許多人投奔他。山寨就這樣越滾越大,吃飯的嘴多了,打仗的倒是沒增加多少,因此山寨的負擔越來越重。
所以,這次林威才以兩萬兩接了張家的活,這種跨境接買賣本來是不合規矩的。但是這么大一筆買賣做成了,山寨一年之內都不用再愁吃穿。
這次,他把山寨最能打的500多騎兵都帶了出來,說是騎兵,實際上他們騎的大多是搶來的馱馬,騾子,還有一些人騎的是毛驢。
“大當家的,民團與淮海軍之間還有一公里,我們是不是得準備出發了?”林威的一個手下報告道,“我剛才偷偷去看了,那淮海軍雖然裝備的是火槍,但是只有一千多人,陣列排的很薄,弟兄們一個沖鋒就能擊穿。”
“不急,我們沖過去也就一炷香的時間,先讓他們接戰,我們再去才能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林威說道,他這人做事十分沉穩,不然也不會成為魯東南地區最強的一只響馬。
河邊,淮海軍這邊已經可以看到,西邊人山人海的隊伍向本方壓來,有些膽小的新兵有些緊張,握緊了槍的手微微顫抖。
“大家不用怕,你們手中的槍能打幾百米遠,而對面的人要貼近我們,刀子才能砍上來。”隊列中一名排長對著身邊的弟兄說道,他是第二批被招募的一千淮海軍士兵,參加過對戰水匪的戰斗。
“上次老子們的一千多人對戰五千水匪都不怕,現在我們對面的只是一群民團而已,他們也就能打打群架,等會兒俺們一個齊射,保管嚇得他們屁滾尿流。”這名排長的話糙理不糙,立刻引起了身旁士兵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