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被挾持之后,韓浩率兵趕到營中,先平定了混亂,又怒罵詐降軍道:“汝等兇逆,乃敢執劫夏侯將軍作為人質,難道你們不想活了?而且我身負討伐叛賊的使命,難道我會因為一個將軍,就放任你們為所欲為嗎?”
說完這話,韓浩又對著夏侯惇哭道:“國法如此,我不得不這樣做!”立即召集士兵攻打劫持者。劫持者害怕得連連叩頭,說:“我們只求給我們路費,讓我們回去吧!”韓浩痛斥劫持者的行為,將他們全部殺死。
韓浩做的這件事在當時可謂是盛傳一時,就連曹操也褒獎了他的作為,稱他這種作法為萬世之法,并發布命令,今后如有劫持人質者,可以連同人質一同消滅,不用顧忌人質。
不過韓浩辦的這件事,在陶商看來非常值得商榷,運氣成分較重。
曹操夸獎韓浩,是因為人質救下來了,所以放了個馬后炮!
主要那天被劫持的人是夏侯惇,若是換成曹操自己被劫持了,韓浩還要連同人質一起消滅,估計事后八個腦袋也不夠曹操剁的。
另外還有呂布派去劫持人質的手下……辦這種事的人,一般都是九死一生,必須要挑選忠心耿耿,有視死如歸的死士精神的死士!要么事前幫這些殺手處理好身后事,要么許諾刺客殉身后善待其家屬或是以其家屬為人質……
可是呂布很顯然沒有布置這些前期工作,派去劫持夏侯惇的人完全屬于心血來潮型,在得手后被韓浩一嚇唬,居然放了人質跪地磕頭,還請韓浩給他們路費回家?
拜托你們是刺客好不好,從劫了肉票開始,你們就已經沒有了退路!事到臨頭,就算是撕票也比跪地求饒要強吧?難道放人后你們就能活命?
陶商很好奇歷史上的呂布是廢了多大的心血,才能在茫茫人海選拔出這些“優秀”的人才。
韓浩為曹魏集團所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與棗祗共同向曹操提出了屯田制,屬于屯田制的發起人之一,并親自參與制定屯田章程,協助棗祗屯田,為曹操解決了困擾已久的糧食問題。
相比于韓浩瞎貓碰死耗子般的從刺客手里救下夏侯惇,陶商對韓浩參與屯田的事情更感興趣。
…………………
…………………
在懷縣的城外,王匡非常熱情地迎接了鮑信和陶商:“想不到這聯盟方一散,諸公方各回屬地沒多久,允誠和陶公子便來我了王某人轄地,懷縣地小,招待不周,二位可勿要說王某的不是。”
鮑信翻身下馬,對王匡拱了拱手,道:“公節這是說的哪里話?同是為國效力,何分彼此。”
王匡哈哈大笑,搖頭道:“允誠這憂國憂民之心,還真是一點都沒變。”
說罷,又轉頭看了看陶商,道:“陶公子年紀輕輕,但所言所行,卻都是屢番為國盡忠之舉,著實令人敬佩的緊……袁本初來信于我,言之公子主動請纓欲伐白波賊,卓王某多多相助,陶公子年紀輕輕,便有如此雄心壯志……真丈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