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很顯然被曹操打壓的士族群體沒有滅亡,反而是在曹操死后猛烈的爆發了。
文帝曹丕為了代漢,又將士族群體重新拉攏,并推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因曹氏頭兩代人的吞吐力度過大,使曹魏政權和天下士族的關系一直處于緊繃的狀態,再加上蜀吳的屢次犯境,猶如催化劑一樣的逼迫曹魏必須將對外的權力分散,最終讓司馬氏乘亂爭得了大部分的士族資源,曹魏為旁人做了嫁衣。
這種事不僅是魏晉,直到五代隋唐亦皆有之,李世民也不能完全搞定。
期間所轉換的不過是權柄的往來交替與政治平衡。即使是后世,所謂的士族在全球亦是存在,只不過是以另一種方式。
有人的地方,就存在階級與斗爭,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社會現象,不能消滅,只能隨著時代的發展去適應,去平衡。
而司馬朗在聽說了王允亦是會去徐州居住,心下則開始斟酌了起來。
毫無疑問,太原王氏在三河之地的影響比司馬氏要大了許多,王氏和司馬氏都屬于并州世家,若是王允也去徐州的話,總好有個照應,跟隨同為三河地界的王氏大佬在同一個地方,就沖同為并州門閥的關系,王允多少也會為司馬氏爭取一些好的資源。至少比單靠司馬氏的名頭去黎陽創業要容易的多。
而且司馬朗也不瞎,王允那妖嬈的義女與陶商眉來眼去,他多少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想通了這些,司馬朗心動了。
“陶公子,此事且容朗回去,與族中諸長商議商議……如何?”
陶商也知道事關重大,不好過多的催促他。
此事成與不成,尚在兩說之間,而且遷移以王允為首的士族入徐州,會對當地士族產生什么樣的影響,陶商也不好推斷。
但有些事,終歸還得嘗試一下,權力的削減必須要在混亂的情況下進行。
徐州目前穩定的士族格局,不適合陶商動手。
司馬朗在猶豫揣測,陶商又何嘗不是呢?
“滋事體大,司馬兄確實該細細琢磨,陶某今日先行告辭,待我將南匈奴的事解決后,會再來征詢司馬兄的意見,想必在那個時候,司馬兄心中當有決斷。”
司馬朗沖著陶商稍一欠身,道:“好,到時候在下一定給陶公子一個滿意的答復。”
陶商又與司馬朗說了一會閑話,待司馬家的行李都裝車完畢,他便向司馬朗告辭。
司馬朗親自將陶商和韓浩送出府外,臨走之時,陶商還沖小正太司馬懿親切的打了個招呼。
看著陶商等人慢慢消失的身影,司馬朗突然覺得什么地方不太對勁。
仔細一琢磨,他便問司馬懿道:“二弟,你是怎么見到那兩個人的?”
司馬懿萌萌的眨眨眼:“在府內啊!在府內西院的書房里。”
司馬朗皺著眉頭,轉身就奔著西院的書房而去。
進了書房后,司馬朗左右來回溜了一大圈,將屋內的陳設挨個捋順了一遍之后,方才疑惑的喃喃自語道。
“奇怪,我那澄泥硯臺……怎么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