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陶的,今天說什么也得讓你把濡須塢的賬給袁某還回來!
“傳令樂就,火速催促戰船沖鋒進擊!”
袁軍的令旗,再一次在主船上迎風搖擺。
水戰的要旨,自春秋伊始,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在兩只艦隊尚未交鋒的前提下,先用弓弩或是標槍等遠程武器對敵方戰艦上的人員進行射殺,大面積的降低對方的有生力量,然后再兩軍的戰艦交鋒之時,便是雙方的戰艦進行直接的碰撞。
雙方碰撞的時候,所運用的戰術那就完全各憑水軍將領和兵士的本領了,但最普遍的,都是用船的尖頭去撞擊敵船,若是能將敵船的船身撞壞,那這一船的人,基本上就是江中魚蝦的食餌,完全不用再管了。若是撞不壞敵軍的船只,那最直接的戰法,就是讓水軍將士們,跳到對方的戰船上展開近戰,進行殺戮與破壞。
但是說來容易,用船頭撞擊敵船的船身,這需要操控船只的士卒和將領需要極強的臨陣經驗,無論是撐桿,揚帆,亦或是劃槳,用船頭準確的撞擊上對方的船身,需要極強的臨陣經驗和對江流域風向的無比熟悉程度。
這不是隨便讀看一些水戰兵法就能做到的,需要常年浸泡在長江之上,用經驗去進行積累和摸索。
但很顯然,袁術的水軍和陶商的水軍,在這方面的經驗可謂是完全欠佳。
兩方的士卒基本都沒太打過水戰,此刻用船頭撞船身,完全都屬于瞎撞!
在雙方主將的指揮下,只見袁術的戰船和陶商軍的戰船,猶如碰碰車一樣,在江中的戰場中,“叮咣叮咣”的來回進行碰撞。
能有船頭準確撞擊到敵方船身的屈指可數,大部分的戰船都是身子和身子直接并行的交靠,然后在缺少經營的掌舵手和撐桿手的情況下,緊挨的兩只戰場一時半刻根本就沒有分開的可能性,交纏在了一起。
甚至有好多的戰船,因為搖櫓士卒和撐桿士卒的經驗不足,開始在原地打轉,跟水上自由表演競賽一樣,完全脫離了低級戰爭的趣味,在水中特立獨行的進行搖擺,完全無視旁人。
還有的,甚至是友軍和友軍的戰船相撞。
在這樣窘迫的情況下,一時間無法分開的戰場上的兩軍士卒,便隔著距離,拿著刀盾,呼呼哈哈的,一邊搖晃一邊拼命的踮著腳向臨船的敵人身上砍殺而去。
有的士卒落水,有的士卒受傷,有的士卒甚至因為眩暈,一邊打,一邊像是郭嘉和紀靈一樣的,“噗噗噗”的從嘴中往外吐黃水。
水戰打成了這幅德行,著實是有些慘不忍睹了。
但水戰就是這樣,需要極強的實操性和訓練,沒有這些作為前提,水戰打成什么樣,都不足為奇。
特別這里,還是巨浪滔天,水流疾動的長江。
陶商在后方,看的眼皮子直抽抽。
這種打法,若是讓真正的水戰行家看到,估計一定會笑掉大牙。
袁術倒是沒有陶商那么好面子,在袁老二的心中,此戰打的漂不漂亮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要打贏!
“打!給我狠狠的打!將這些賊子全部殲滅,一個不留!統統砍到江里去喂魚蝦!”
袁術一邊踮腳揮拳,一邊還不忘催促負責水戰的樂就。
樂就不敢怠慢,不斷的傳令讓左中右三翼戰船,不斷的向前進攻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