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什么人?”
郭嘉一指陶商:“你,當朝太傅!太平公子也!”
“我?他找我作甚?”
“還能作甚?揍你唄!”
“憑什么啊?”
郭嘉樂道:“就憑你在同輩中的風頭太盛!已經是力壓我大漢所有的年輕俊才武人了。”
陶商仔細想了想……
好像還真的是啊,從孫策到曹昂,再到如今的這個袁譚,好像確實都有跟自己較勁的意味。
看著陶商恍然而悟的樣子,郭嘉笑道:“太平公子以為如何?”
陶商很是風騷的一甩頭發,面上露出了意氣風發的得意神色,道:“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嫉是庸才。”
郭嘉長嘆口氣。
庸不庸才的,郭某不知道,但你這份厚臉皮的勁確實是天下少有了。
陶商在帳篷內來回度著步子,一邊走一邊道:“照這個情況看起來,袁譚這一次是不服氣于我,想跟我分出個高下了?”
郭嘉點頭道:“估計是這意思。”
陶商呵呵一笑,道:“既然如此,那我只需要把兵馬陳列在一個恰當的地方便可以了,袁譚此番若真是以我為目標而來,那他便不會憋的太久,早晚必然主動找上門來,到時候我只需靜候其上門便是。”
說到這里,陶商輕輕的一攤開手道:“感覺這一仗好像是沒什么難度啊。”
郭嘉笑著道:“袁譚手下的兵將雖然也頗悍勇,但跟我軍比起來確實是不足為慮,反倒是聽說張郃以及其新操練的大戟士營,目前便是在袁譚的麾下,這一隊兵馬,據校事回報,似是頗為了得,還需小心應對才是。”
“張郃?大戟士?”
陶商疑惑的尋思,按照常理,張郃或是大戟士這樣的重兵,不是應該都在袁紹統轄的中軍陣中么?況且以張郃在軍中的地位,應是不比袁譚要低多少,如何會直派在袁譚的青州軍中?
除非袁譚的軍陣中還有什么特殊的人。
……
陶商將兵馬北遷,讓此番隨他一同出征的三萬兵將全部都屯扎在沂南的費縣邊上。
費縣的縣城并不完全是由城墻包裹的,在西北的方向有一段地勢較為突高,乃是因為有一座山脈橫擋在此。
縣城是倚山而落,大山錯綜復雜,歷任縣令或多或少都曾在這里進行過一番修葺,算是筑造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陶商在明白了袁譚的用意之后,便不著急,他只是挾險要而扼咽喉,靜靜的等待。
既然袁譚的目標是自己,他早晚一定會派兵前來進攻的。
事情確實是如陶商所料,五日之后的傍晚,一支由袁譚麾下偏將吳耀率領的前部先鋒軍正沿著西線的道路,奔著費縣奔馳襲來。
其實依著吳耀的本意,這次出兵他并不是贊成的,包括監軍袁尚和逄紀也都不贊成,但袁譚身為主帥,卻執意要求出兵,吳耀無奈之下只得遵從將令。
吳耀乃是并州武夫出身,哪怕此舉風險極大,也告誡自己也絕不能有任何貪生怕死的狀態。
眼下,他正率領著前部先鋒軍,悄悄然的從縣城西北方向越道而行。
縣城旁邊的山脈延綿不斷,道路雖然說不上是崎嶇苛刻,但卻也足夠蜿蜒曲折。
而山驪邊上,早有陶將臧霸、李通率兵冷冷的看著以吳耀為首的一部前鋒軍越山脈而走。
“放他們過去!”
對于山戰,臧霸自然是經驗非常:“大部兵馬自當在后面,這一支純粹就是出來探路的,得把后面的都引進來才是,今夜讓他們一個也走脫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