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旨。”
“喏。”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
原文華殿大學士,中堂左相林素武,論才入仕,與我朝嘔心瀝血,教化百姓,其功可居。著賜治喪銀五千兩,以國公之禮下葬,謚號‘文忠’,其子著承襲一等伯爵,世襲罔替。林氏子孫,著俟年末歲時經吏部引見,于太和殿候旨施恩,乃示朕眷念勛臣,永懷翊贊之意,欽此——”
兩個司禮太監一左一右捧著圣旨,垂著頭恭敬立著,繡金的黃絹長長的被展開,上頭半干的墨跡還能瞧得出來。
鄭公公站在圣旨后頭,腳下步子小小挪動著,高聲一字一句宣讀著圣上旨意。
字正腔圓,太和殿內每一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原本朝臣薨逝便是一樁不小的事,更何況是威望頗高的林素武,沉重萬分,寂靜的大殿內,此時卻時不時傳出幾道議論聲。
皇帝制曰,乃圣上親筆所寫,而非交秉筆太監代之,其重視程度便可見一斑。
且不論這一則,單是圣旨的內容,就足以讓朝堂上站著的眾人心思百轉千回了。
凡朝中文武官員,大臣薨逝,朝廷依例皆會賜予治喪銀兩,但這多少便與其人功績高低掛鉤了,五千兩白銀,乃是親王薨逝時才會有的數量。
更不用提所追謚號,朝臣薨逝候,是否應當予以謚號,須得由禮部奏請,得到皇帝恩準的旨意后方可由內府擬號,上呈皇帝親自挑選,一道道程序下來方能正式追封賜謚。
林素武是昨天夜里沒了的,宮里頭連夜就派了人過去,次日一早就有了這么一道震驚四海的旨意,也難怪此時朝上還能出現幾道私語聲。
莫云溪站在原位,聽著鄭公公的聲音回蕩在大殿里,繞是滿殿的大臣如何震驚詫異,她始終都是低垂著頭,不發一言。
視線落在太和殿鋪了紅絨細毯的地面上,莫云溪半點心思也分不出來,對這些表面的東西更是毫不在意。
“陛下圣明——”
整整齊齊的聲音響起,殿內眾臣一齊跪下叩首時,莫云溪愣了一下才回過神,后知后覺地跟著眾人行禮,口稱“陛下圣明”。
方才的撫恤圣旨她聽進去了一些,福澤后代,恩蔭子孫,在老中堂這樣的人身上原就是最應當的。
可……
一想到林夫人死得凄慘,書房內地上那一杯鴆酒,老中堂的音容笑貌仿佛還在她眼前,莫云溪心臟就一陣抽痛。
林府后來發生的一樁樁一件件,怎一個慘字了得!
她攥緊了雙拳,眸色越來越冷,如同機器人一般跟著群臣按部就班地出了太和殿。
方邁出去一步,外頭的雨絲斜飄過來,絲絲毛毛地落在臉上,莫云溪只覺得一瞬間心尖好像什么崩塌了似的,如同洪水決堤,情緒在心中泛濫開來,翻江倒海般攪擾著她的心緒,頭腦里始終未得安寧。
天色越發陰郁,她邁著沉重的步伐,從太和殿外的一層層臺階上走過,回身端望了一眼整個太和殿。
陰雨蒙蒙中,太和殿、承乾殿、鳳儀殿三座宮殿佇立在那里,天家宮墻,一眼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