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南下,皇帝陛下是為了給三皇子漲軍功,博名聲。現在他封景然自然是想要滅燕的天大功勞。
太子一系的官員也出聲指責。大家誰都不是傻子,自然不會將責任推到皇帝陛下身上,那就只有南征主帥三皇子來承擔。
這樣以來,所謂的真龍降世也會被封藏。大家只會記得更大利益,如果真有真龍,那自然是當今陛下,誰又敢觸怒九五之尊的逆鱗。
身為卿侯的幾位老人,自然也明白其中的關竅。就連二皇子、大皇子一系的朝臣也紛紛對新的南征提出各自的看法。
“太子乃國本,不可輕動。”
“滅國之戰豈可輕談,需要多方考量。”
本來就在針對南征之事,朝堂上各大派系都在你爭我奪,僵持不下。
可就在這個時候,龍海洲傳來了真龍降世的消息,將眾人都給震懵了。
而謝吳峰的回京,將這件事推向了一個不可控的邊緣。
滿朝群臣可沒幾個人愿意這位皇子在南征無果的情況下活著回來,而且被傳成真龍之主。
這讓他們這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員如何抉擇,他們可都早已選好了自己的恩主。
朝堂上的群臣吵的不可開交,但站在一起的三位皇子卻兄友弟恭,十分和善的對望一眼,眼中沒有半點異色。
仿佛群臣爭執的事情和他們沒有半份關系。
直至聽到為首的老人重重咳嗽了一聲,大家才停止爭執,紛紛向張延年的方向拱了拱手,朝著彼此的對手一甩衣袍,冷哼一聲回到隊列中。
“有事說事,朝堂不是菜市口。都不知體統了?”張延年嘶啞而蒼老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傳了開來,進入每一個人的耳朵中。
“既然是議再次南征一事,大家就拿個章程。關于三皇子的事情就先再等等。”
有人知道張延年口中的再等一等是什么意思,因為宮中有人請托天衍書院出手,老山長也答應出手。
如果謝吳峰留在了書院中,一切就和往常一樣。
乾國多了一條真龍也算是好事情,但如果沒有留住三皇子。
那書院外還有各大宗門在京的長老,他們總有手段留下謝吳峰。
這也是為何今日朝會,乾皇陛下沒有出席。所有人都在等消息,不管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真龍,真龍呀!”張延年老眼渾濁,低聲喃喃自語,“可惜了,為何會是他呢?”
“丞相大人,我們兵部已經有奏本呈上。如果再次南征需要乾國所有卿侯一同出戰,同時還得調遣一批禁軍前往北疆。”兵部尚書出列奏對道。
“調禁軍前往北疆。”這句話張延年聽進耳朵了,也記在心中了。
當年就曾發生過類似的情況,禁軍不在京都,結果天地一時間變色了。
當年的禁軍也埋骨他鄉了,成了一堆荒土。
“禁軍不可動,南下的四萬禁軍也需盡快調回耀龍州。”張延年直接否掉了兵部尚書的奏對,還回頭給了對方一個晦暗不明的眼神以示警告。
一向畏首畏尾的兵部尚書急忙縮回到自己的位置,趕忙低下頭,幾乎希望所有人都當自己不存在。
若不是被人逼著出來提出這個準要被指摘的建議,身為老油瓶子的兵部尚書豈會如臨深淵般戰戰兢兢立在此地。
“戶部呢?”
“戶部錢糧已經準備就緒,只是...”戶部尚書出列奏對,但目光時不時看一眼廬陽侯封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