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早已習慣被郭鵬集體喊來開大會,而且也知道每一次大會的目的都不一樣。
有的是好事,有的是壞事。
好事當然開心,壞事那就是大家一起被罵的瑟瑟發抖,生怕皇帝要干什么可怕的事情。
他們現在又沒有反抗之力。
還好,這一回郭鵬把他們喊來,絕對是好事,還是大好事。
“今日把你們喊來,也是有一些事情想要對你們說明白,這些事情關乎我魏未來國策,十分重要,切不可等閑視之。”
郭鵬看向了外交部尚書辛毗和將軍張遼。
現在這兩人也算是在羅馬帝國的問題上頗有看法的專家級人物,還幫大家訂正了大秦國的國名應該為婁摩國的事情。
所以有關這方面的問題,自然要詢問這兩人。
“首先是駐婁摩國大使的事情,你們有什么推薦?覺得誰的表現很好可以給予這樣的職位?”
郭鵬詢問辛毗和張遼,希望聽到他們的意見。
辛毗和張遼互相看了看對方,立刻達成了共識。
“陛下,臣以為,將軍王威可以承擔這個職責。”
辛毗向郭鵬推薦了王威。
張遼也予以認同。
“王威?王威是海軍軍官,駐外大使應該算是文官,又不負責打仗,怎么讓王威去做?我朝立國以來文職武職分外分明,從來不曾有逾越的情況發生,辛部堂,張將軍,你們這樣說,不太妥當。”
郭嘉老神在在的坐在上首,對張遼和辛毗的說法并不認同。
其余官員們也紛紛點頭,覺得這是文武不分,不太合適。
郭鵬看著辛毗和張遼。
“我不認為你們會隨便舉薦人選給我,我要聽你們的理由。”
張遼和辛毗當然有理由。
于是就把王威在羅馬城和羅馬皇帝勛貴等人相處的如魚得水一般的事實告訴了郭鵬,讓郭鵬頗有些意外。
“王將軍居然有這樣的才能?”
郭鵬摸著自己的下巴想了一會兒,笑了。
“婁摩國國政不穩定,政局時常動蕩,更換皇帝也未可知,駐守婁摩國的大使不僅需要外交才華,也需要武略和膽魄,否則就沒有辦法在突發狀況下保護自己,保護我魏的商隊。
所以,駐守婁摩國的大使,交給王將軍去做也不錯,當然,多給他配備一些精銳士兵,一些善戰的好手,這些人估計能派的上用場,那就這樣定了吧,你們派人再去一趟婁摩國。”
“遵旨。”
辛毗和張遼相視一笑,絲毫沒有覺得他們把王威給賣了是什么不好的行為。
這也算是給王威推薦一個有前途的職業吧?
在重要的貿易伙伴那兒當大使,算是難得的政治資本,以后回國必然會成為這方面的專家,被郭鵬倚重。
今后在有關羅馬帝國的問題上,王威的建議也必然會得到重視,為了獲得更多一手資料,肯定也有很多想要靠遠洋貿易賺錢的人回來咨詢王威。
王威的路子就打開了。
他一個荊州降將,能得到如此這般的待遇,豈不比做一個海軍將領要好得多?
其實吧,就算王威知道自己被賣了,也沒辦法。
在京城里舉目無親,沒什么靠山,荊州系的官僚眼下并沒有太高的地位,朝廷的主要組成部分還是那些老官僚,他又能如何呢?
駐外使節這種事情普遍被官員們認為是吃力不討好,因為外國的工作環境根本不能和洛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