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又夾了一塊燒肉塞進嘴里,美美的咀嚼起來。
“政務都不擔心了?”
“交給阿瑾和南書房侍讀去做了,他馬上就是皇帝了,現在把政務接過去負責起來,是理所應當的事情,這一會功夫都撐不住,還做什么皇帝?直接去海外打天下算了。”
郭鵬笑道:“在我看來,去海外打天下封邦建國遠比做魏國的皇帝要簡單,做魏國的皇帝要擔心的事情太多了,海外打天下,只是打天下而已。”
“可能是這樣吧?”
曹蘭不確定,她想了想,感覺戰爭時期,郭鵬吃的的確比做皇帝以后多,笑容也更多,空閑時間也更多。
所以她覺得,做皇帝的確比打天下要男,所以從小就接受帝王教育成長起來的郭瑾才是最合適的繼承人。
其余的孩子們,就真的要出海了。
“鵬郎,你真的放心把孩子們送出海,去那么遙遠的地方打拼嗎?”
“為什么不放心?”
郭鵬直接上手抓起一只雞腿狠狠地撕咬起來:“我當初打天下的時候,也是腦袋拴在褲腰帶上,冒著箭雨沖鋒陷陣,也為此數次受傷,怎么我可以,他們就不可以?
而且他們面對的敵人遠比我面對的敵人要弱,我給他們的軍隊和軍備也遠比我當時要強得多,要是這樣都打不下一片基業,那他們還真的愧對我那么多年的辛苦教育。”
郭氏子弟從小接受的精英教育是非常嚴格的,文化方面和武學方面那是一點都不能少。
十六歲進入太學之前,他們已經打下了非常堅實的文武基礎,進入太學之后,也有意識的強化實用方面的教育。
每年太學的假期,一個月要拿出來下地耕種,體驗民生疾苦,一個月要拿出來進入首陽山講武堂,接受強化體能訓練。
郭鵬對他們沒多少關愛,但是在教育方面從來不曾落下,這要是培養不出一個中規中矩的人才,那只能說是他們自己的問題。
那么優秀的教育資源往他們身上砸,要是還不能成才,就不是教育資源的問題了。
曹蘭對此也是心知肚明,知道郭鵬在郭氏子弟的教育問題上下了大功夫,給他們提供非常優越的教育資源和嚴格的監督。
他們眼下只是缺乏實際經驗,并不缺乏相關的知識儲備,出海征戰,就是給他們實踐并且結合所學完成升華的機會。
在海外的戰場上把自己所學融會貫通,走上郭鵬曾經走過的道路,將一切都掌握在手。
然后成就自己的偉業,未來,說不定還會在海外出現好幾個各種版本的郭鵬,把魏帝國的海外分封事業擴張到難以想象的地步。
留在魏國,他們不會有這樣的機會。
留在魏國,他們只能做籠中鳥,不能振翅高飛,高飛的資格是郭瑾的,不是他們的。
這一點,郭鵬明白,曹蘭未必就不明白。
只是慈母之心,讓她無法坦然面對。
“我只是擔心他們會遇到不測,到那時候,你所付出的一切不就付諸東流了嗎?海外那么危險,還有海上風暴,還有當地土著,讓孩子們拿命去拼……”
郭鵬搖了搖頭,三兩口吃光一碗飯,讓侍女去添飯了。
“沒有不存在風險的事情,這件事情難度很大,我早已做好心理準備,把他們送出去讓他們自立,是我作為皇帝和父親能給他們的最后的禮物,他們不能留在魏國。”
曹蘭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