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每天都在寫寫畫畫,不知道在搞些什么著作之類的東西。
太上皇有事情做而不是閑著無聊到處閑逛,那是郭瑾愿意看到的事情,也是陸議愿意看到的事情。
只要他不覺得閑得無聊,只要有事情可做,那么郭瑾就會很開心,就會很放松。
郭瑾時不時的還會送些珍奇有趣的東西給郭鵬玩樂、享用,知道郭鵬喜歡看書,還到處搜羅珍貴孤本獻給郭鵬,還想方設法的往他那邊塞錢,像極了郭鵬對待郭單和劉健那樣。
郭鵬的確沒有再詢問過郭瑾處理政事的內容、過程,對于一些人事變動也根本不發表任何意見,給了郭瑾充分的自主權。
不過有些事情,郭鵬自己不問,郭瑾卻不能不主動請示,以示自己對父親的尊重和感激。
比如張飛的事情。
張飛到底是郭鵬的舊部,或者說整個魏軍的高級將領集團都是郭鵬的舊部,是郭鵬一手拉起來的。
郭鵬對他們怎么做都可以,拿下誰也好,殺了誰也罷,只是一句話的事情,沒人敢反抗,沒人敢非議,心里有所不滿也絕對不敢表現出來。
因為郭鵬不僅是皇帝還是他們的老上級,是魏軍的締造者,一切的起始,他就是主人翁,想做什么,在法理上情理上都說的通。
郭瑾則不行,郭瑾只有法理上的權力,在情理上卻沒有這樣的基礎,他和功勛老將們沒有一起打過天下,甚至很多老將都是看著他長大的。
面對一眾功勛老將,郭瑾固然可以依靠權力拿下他們,卻不免讓人感到寒心,產生【狡兔死走狗烹】的凄涼感,由此動搖軍心。
也有極大可能動搖魏軍的戰斗力。
魏軍的戰斗力來源的確是組織度和軍規軍法,但是將領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視。
所謂一將無能累死三軍,一個合格的將領的個人能力還是起到很大的作用,郭鵬可以無視一切拿下樂進,是因為他自己就是最強的武將。
他有合適的后備人選,就算他拿下所有人,自己親自上陣,軍隊也服他,跟從他,為他效死,任何人都不能取代他在士兵心中的地位。
而郭瑾則不能,他的軍事能力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同。
眼下魏軍正處在一個新老交替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需要大家都穩住。
老人要穩住,不要慌。
新人也要穩住,不要急。
讓這個新老交替的過程緩慢而有序的過度,不能劇烈,不能人為加快速度,否則極有可能造成人才斷檔、青黃不接。
這一點郭鵬曾經明確地告訴過郭瑾。
他參考朱元璋和朱允炆時代因為朱標之死而直接導致的明軍將才斷檔、從而導致朱允炆擁有龐大軍力卻不能遏制朱棣的事件,告誡郭瑾不能劇烈而快速的進行軍隊的主導權更換。
必須要緩慢有序,主要看自然,輔以人力。
老將軍們征戰三十年擁有的經驗是新人無論怎么學習、演習、訓練都不能掌握的。
這一點郭瑾非常清楚,所以他無論如何也不會做出過度刺激軍隊老將的事情。
而且郭瑾受限于情理上的缺失,想要對軍隊大將做點什么事情。
不照會一下郭鵬,一旦郭鵬反對,他就真的很為難。
雖然他自己也覺得郭鵬不會反對。
陸議抵達泰山殿的時候,郭鵬正在進行教育改革計劃的規劃,正在書寫草案,以備將來之用,得知陸議前來拜見,就召他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