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瑾非常欣賞趙云的魄力和政治智慧,所以沒有打算進一步的折騰趙云,而是打算讓趙云安度晚年,而且比曹仁還要舒服一點。
因為趙云還有職位,一旦出事,趙云還是可以掛帥出征。
只是趙云不能在日常擁有實際權力罷了。
郭瑾的奪權計劃初步成功,他的下一個目標,是架空衛軍四將軍。
衛軍四將軍也是魏軍中常設將軍的職位,常設將軍職位所自帶的權力非常重大,且不能隨便改變。
一個趙云好對付,四個常設將軍卻不好對付。
眼下衛軍大將軍雖然沒有了威脅朝政的可能,這四將軍卻可以擁有。
一旦朝局有變,四將軍必然成為各方勢力爭相拉攏的角色,而且眼下他們本身就具備著各方勢力的背景。
曹純,李典,郭棟,夏侯淵。
郭棟自然是聽他的,因為是自己人,非常忠誠于郭氏。
曹純和夏侯淵一個代表曹氏,一個代表夏侯氏,兩家在某種情況下甚至可以結為戰略同盟。
李典游離在外,代表的實際上是游離在皇族、親族將領集團之外的軍中勢力,是第三方勢力,也是一旦出事非常容易被拉攏的一方勢力。
他們各自已經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集團。
在郭鵬還在的時候,他們當然都聽郭鵬的。
不管背后有什么奇奇怪怪的勢力集團需要代表,郭鵬一聲令下,讓他們交出兵權,他們還敢有二話?
現在郭瑾沒有這種威望,所以他們背后的勢力集團其實是可以作妖的,若不把這種可能性掐滅掉,問題就很大了。
這種可以集中力量的常設將軍職位必須解除實權。
最高只能允許校尉的存在。
校尉就太多了,幾十萬衛軍,校尉起碼幾百個,讓利益集團盡管去爭取,看他們能爭到多少個站在他們那邊幫著他們辦事。
而且人一多,心思也多,繁雜紛亂,難以統御,各有各的需求,各有各的想法,要如何才能通過他們影響朝局呢?
只是四將軍的話,只要爭取到兩個,就有動搖朝政局勢的可能,就算兩兩對立,勝負也未可知。
設想一下,未來的某一天朝廷發生政治斗爭,皇帝不察,四將軍被某個權臣拉攏,或者說四將軍中的兩個被拉攏,那么這個權臣在實際上就已經有了主導朝政的可能,皇帝就危險了。
如果皇帝不能完全掌控這四人,很容易就會造成軍權旁落、權臣誕生,從而威脅到魏帝國的中央集權。
所以這種可能是郭瑾不能接受的。
四將軍不是不能存在,但是不能成為常設將軍,要成為和衛軍大將軍一樣的榮譽職位,實權不能交給他們。
軍隊里要以校尉為主要統兵者,日常只有校尉可以帶兵,不能有更高的職位身處于衛軍之中帶兵。
魏軍里沒有中郎將這一層級。
或者說曾經有,在亂世的時候有,但是當郭鵬的軍隊從名義上的漢軍進化成魏軍之后,就沒有中郎將這一層級了。
直接從校尉蹦到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