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給軍隊規劃一個比較公開透明的晉升機制。
淘汰機制其實都寫在軍規軍法里了,只要不遵守,隨時給你打回原形,這一點郭瑾不擔心。
但是晉升機制也要有,只有淘汰沒有晉升,的確比較不人道。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和咨詢,郭瑾決定搞一些日常活動和日常的軍功模式,通過日常活動和日常軍功給軍隊提供升職的機制。
比如戰爭演習和全軍大比武,這是通過模擬戰爭和對抗的方式,給軍隊提供比拼的機會,贏家當然記功,表現越好,升職的可能性越大,這是明擺著給你看的,不跟你玩花樣的。
戰爭演習模式就太多了。
野戰,守城戰,巷戰等等,各種場合各種地形各種方式,隨時給你搞起來,動不動就搞這種大演習,保持軍隊的戰斗力。
全軍大比武是軍官和實力超強的士兵展現的舞臺。
郭瑾咨詢郭鵬,郭鵬建議讓軍官們和實力強大的士兵們通過比拼各自的軍事素質爭奪【兵王】之類的各種榮譽稱號,對于擁有榮譽稱號的士兵和中低級軍官給予優先升職的待遇。
由此激發軍官和士兵苦練軍事技能強化身體素質的動力。
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想要馬兒跑得快,就要讓馬兒吃飽。
這兩條郭瑾都非常喜歡。
然后就是日常軍功。
郭鵬說了,咱們的軍隊和前朝那些混子軍隊和軍閥軍隊是不一樣的。
那些舊軍隊和土匪一樣,所到之處雁過拔毛,就和災禍一樣成了兵災,那不行。
咱們的軍隊是保家衛國的正規軍,是要保護國家和老百姓的。
所以,咱們的軍隊必須要養成這樣的習慣,不準高高在上欺凌百姓。
為了培養這種光榮傳統,什么地方出現災禍,比如水災,風災,地震,火災,或者其他什么大型自然災害之類的,就要立刻出動軍隊去救助當地百姓。
參加這樣的行動并且做出貢獻的,按照一定的標準予以記功,同樣計算到升職機制里面去。
有了這些規則,那么軍隊在和平的沒有戰爭時期的晉升機制也就立起來了。
之后,就是修修補補,找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添加進去,讓軍隊在和平時期也有很多任務,不斷的出動,不斷動起來,這樣,就不會出現郭瑾擔心的事情。
郭瑾對于這些想法全盤接受,他覺得郭鵬的想法非常好,完全符合了他的需求。
而現在,在這個他初步掌握衛軍實權的時候,就要通過這樣的方式進一步增強自己的存在感。
并且作為一個仲裁者的形象降臨在軍隊里。
通過仲裁,直接接觸中下級軍官,將中下級軍官和自己本身的聯系建立起來。
郭鵬通過直接發軍餉的方式建立起了自己和軍隊底層士兵的絕對聯系,從此讓魏軍底層士兵深深地記住了皇帝郭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