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而言之,他們的邊境城市一定要拿下,開疆拓土,樹立威望,這樣一來就能徹底占據上風,狠狠地打擊哲羅國了!
注輦國王激動萬分,決定不惜一切代價組織這場圍點打援的戰斗。
隨后,注輦國集中了一萬人的軍隊,其中有一千人都是精銳士兵,是作為擊潰敵方來援主力的王牌使用的,注輦國王甚至把自己的衛隊都削減了一半交給將軍帶出去打仗,可想而知他對這一戰的重視。
大量奴隸被安排給大軍運送糧草。
大量自由平民也被征集起來確保軍隊的后勤,確保這場戰斗可以持續下去。
王海波為了進一步獲取對方的好感,得到郭珺的同意之后,愿意用九成的價格把原先答應他們的武器裝備賣給他們,給他們省點錢。
注輦國王非常高興,于是又下單購買更多的兵器,以示自己的回報。
這個時候買的越多當然賺得越多。
他也不是個傻瓜,肯定花大價錢買,買了之后不管貴不貴,只要能在戰爭中獲勝,能夠劫掠到足夠的東西,那就是血賺!
血賺不虧!
一聲令下,注輦國的軍隊浩浩蕩蕩的向哲羅國的邊境城市出發。
這一次,注輦國王親自帶領軍隊出征,然后還順便把王海波給帶上了,做他的【特別軍事顧問】。
注輦國王覺得王海波的軍事才能還不錯,要是可以的話,給他一些福利,讓他幫著出謀劃策,加深一下關系,這不是挺好嘛!
王海波覺得也可以,跟過去可以確保注輦國的勝利,為了達到郭珺的要求,這就很重要。
而且還能趁機觀察注輦**隊的作戰方式,看看他們的作戰能力和真實的國家潛力,為未來討伐他們吞并他們打下基礎。
于是這一波雙方達成了一致,王海波帶著十來個裝成護衛的魏軍士兵一起,參加了注輦國的軍隊。
另一邊,哲羅國王首先得知了東方海商那邊拒絕了他們的交易請求,十分惱火,然后立刻得知了注輦國要派遣大軍前來攻打邊境城市的消息,大為驚慌,立刻召開了軍事會議。
會議上指出,他們需要確保邊境城池不會陷落,一旦陷落,注輦國將徹底掌握軍事上的主動權,可以吞并他們的領土、人口,反過來變成自己的力量。
那問題就大了起來了,那就是喪師失地,慘敗,還要丟臉,失去威望,乃至于地位不穩。
這是他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的局面。
軍事會議結束的時候,注輦國的軍隊已經侵入哲羅國國境,按照王海波的戰術包圍了他們的城市,將城市圍的水泄不通,但是就是不攻城,只是設置了各種障礙不讓城里的人出來。
城內守軍在城墻上試圖抵抗,但是遠程兵器也夠不到城外的注輦軍隊,于是只能大眼瞪小眼。
倒不是沒有人提出出城襲擊注輦軍隊,但是一來對方設置了那么多障礙,二來對方兵力還很多,真要打起來,搞不好就把城池給丟了。
守將承擔不起丟失城池的責任,只能選擇閉城死守,堅決不出擊。
雖然他們無法對外交通,但是這里的情況也被周邊的偵查人員得知,很快匯報給了哲羅國王。
事已至此,沒什么好說的了。
除了支援,別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