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洛陽朝廷,繼而傳遍了整個洛陽。
關于太上皇郭鵬將離開洛陽前往全國各地巡回訪問的消息。
具體內情沒有人通知,自然也不會有人知道具體內情。
但是根據一些來自學部的內部消息來看,太上皇此次出巡可能和不久之前學部頒布天下要求執行的擴招任務有關。
太上皇退居泰山殿以后不問政務、軍務,一應權力全部下放給新皇帝郭瑾,自己只保留了控制學部的要求。
學部的所有的事情,就連皇帝也不能干涉、阻撓。
他決定通過的任何關于教育的事情,皇帝必須要通過,不能反對——據說這是皇帝和太上皇之間最后的協議。
所以新皇帝登基近一年以來,就沒有對學部伸過一次手,學部的一切事務都是太上皇做主要求的。
其實這一切也不難理解,郭鵬做皇帝最大的武功是討伐鮮卑,全滅了鮮卑這個漢末以來中原政權最大的也是最傳統的強敵。
然后把國土擴展到了草原大漠之上,前所未有的徹底解決了這個北方草原上的強敵,保證了中原政權的安全。
而與之相匹配的在文治上的功勛,應該就是他成功的消滅了士人這個群體。
他將這個群體消滅,把他們所掌握的教育資源全部奪到手里,史無前例的掌握了天下所有教育資源,然后普及天下教化。
更進一步廢除了察舉制度,采用以考試決定優劣的科舉制度,開創文舉和武舉并重的傳統,為魏帝國選拔足夠的、優秀的行政、軍事方面的人才,確保了魏帝國的運轉不受少數人干預。
教育權和選拔權全部落在了郭家皇帝手上,郭家皇帝史無前例的成為了完全體強權帝王,文武并重,把君主**制度推向了新的高峰。
郭鵬就是創造了這一切奇跡的存在。
而如果要問他當皇帝以來最得意的事情到底是北伐鮮卑成功還是開創科舉制度,他一定會說是開創了科舉制度,廢除了察舉制度。
軍事上的功勛,隨隨便便一個天降小猛男就能做到,但是政治文化上的事情,非真正的千古一帝不能辦到。
而他郭某人就是這個千古一帝,他把教育資源從私有制轉變為公有制,消滅了一整個特權階層。
無論放在哪個時代,這份功勛都是值得大吹特吹的。
所以在眼下的全國各地的官辦學宮、學校里,郭鵬的畫像都是掛在每一個教室里。
他的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成為永恒的名言,全國學子都被要求背誦、記住,做夢說夢話都要能說出來。
從郭鵬退位之后還要掌握學部主管教育這一點來看,郭鵬對教育抓得不是一般的嚴。
所以眼看著他活蹦亂跳的還要出去搞巡游,舊時代的遺老遺少們除了痛恨、詛咒之外,什么也辦不到。
之前學部頒布了很多要求天下各州郡的教育部門辦理的事情。
比如擴建校舍、擴招學生、確保每日一餐午飯的貫徹落實,確保書本、紙張、筆墨的免費提供等等。
以此為吸引,吸引諸多學齡幼童入學就讀,盡量多的吸收更多幼童入學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