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結束之后,郭鵬登上了馬車,在一千名精銳禁軍鐵騎的護衛下,向著帝國西陲而去。
這一次就和之前那一次北伐不一樣了。
那一次北伐,就算打仗,也還是要處理政務,還是有很多事情要處理。
這一次,就算是學部的事情,也被郭鵬寫了一個計劃表交給袁嗣,讓袁嗣按照他說的做,并且定期打報告,要是做不好,他分分鐘讓皇帝嚴懲學部官員,不帶手軟的。
別以為我不在京城就能應付差事!
袁嗣這會兒正苦著臉看著郭鵬遠去的皇家戰車,思考著該如何應付郭鵬給他留下的諸多任務。
太上皇說是遠行了,但是袁嗣相信,他的耳目無處不在,自己一旦有所懈怠,他一定會知道,然后遠程遙控新皇帝嚴懲學部……
這日子可怎么過喲!
袁嗣的臉一早就苦成了苦瓜。
他都不知道要怎么在郭鵬不在的時候完成郭鵬交給他的那么多任務,還有那么多指標。
多少座新的學府建成,多少適齡幼童入學讀書,格物學的課程編選進度等等。
苦也,苦也!
可怎么辦喲……
袁嗣的苦楚,郭鵬并非不知道,只是他一點都不想搭理袁嗣。
他只想給他布置很多很多的任務,讓他忙得不可開交,忙到連飯都來不及吃的地步,省得他再去折騰某些幺蛾子。
郭鵬上一次離開洛陽還是之前做皇帝的時候的那次巡查,為的是巡視大運河工程。
做皇帝以后,他越來越少到處跑,不僅是為了處理政務,也是為了坐鎮中央,掌控中央軍,威壓天下,穩定局勢。
坐鎮中央掌控局勢才是一個皇帝最該去做的事情,而滿天下的跑不僅勞民傷財,還有可能造成皇權危機,以及不必要的風險。
所以群臣最期待的就是皇帝一輩子呆在皇宮里都別出來,安全,可靠,還不會發現他們在地方上亂搞事情。
隨著時間推移,中央集權越來越弱,地方分子大量入主中央,最后引發皇權的崩塌。
皇帝外出巡視其實挺有必要的,無論從哪個角度上講,就像獅子巡視自己的領地并且留下標記一樣,時不時地出現在地方,是可以讓平民百姓更加直接地體會到自己被誰統治。
皇帝居住在國都,和全國各地相距十萬八千里的都有,隨著距離變遠,帝國的統治力也逐漸減弱,邊疆地區才會出現天高皇帝遠的說法。
且中國皇權在兩千年封建帝制時代里的絕大部分時間都不下鄉,不曾直接統治到底層農民,直接統治底層農戶的往往都是【鄉賢】。
所以人家不鳥皇帝也不是沒有道理的,誰讓你根本就管不到人家呢?
歷史上有限的幾個把手伸到底層農民家里的皇帝,無一例外,都是【橫暴之君】,都是要在史書上被痛罵到體無完膚那個地步的人物。
誠然,這樣的皇帝對待平民百姓未必就仁厚了,但是這樣的皇帝對待官僚絕對不仁厚,官僚們并不在意皇帝對平民百姓如何如何,他們只在意皇帝對待自己如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