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農如此,長安更是如此。
作為魏帝國法理意義上的陪都,長安不可能比弘農差,一眼看上去,長安的感覺更像是第二個洛陽,只是常住人口稍微少于洛陽。
現如今的長安不再是政治軍事中心,不是以政治軍事中心的地位發展,而是以絲綢商路的重要節點、重要的商業都市為根基發展起來。
長安城內的大量人口都屬于流動人口,但是在長安的逗留時間都相當的長。
很多大商人都把自己的總部設在長安,直接對接從西域來的安息、貴霜等國的客商,所以長安城里聚集了全魏帝國最有錢的一批商人。
有他們在,長安城也不可能不繁華。
郭鵬抵達長安之后,讓隨從軍隊進駐長安城外的軍營,只保留少數貼身衛隊,帶著郭承志和曹蘭等人乘著車輛進入長安城。
長安城的街道寬敞,都是石板路,十分整潔,干凈,進入里面也聞不到騷臭之氣,空氣十分清新香甜。
人很多,但是井然有序,時不時可以見到手持兵刃的巡邏隊捍衛著長安城的和平與穩定。
數百座碉樓星羅密布,呈現一種奇怪的規律分布著,時時刻刻監視著城池內部,防范著任何可能出現的不穩定因素。
作為陪都,長安城的建設標準是完全對標洛陽的。
城內人很多,而且不僅是魏人,長安城里還能見到許多穿著打扮異于魏人的貴霜人、安息人,乃至于羅馬人。
大家穿著打扮相貌都很不同,但是卻能相對和諧的生活在這里,與洛陽一樣。
街道兩邊的建筑物很有章法,很有味道,商鋪也好,公共設施也好,官方建筑也罷,排列整齊,并不擁擠,也不骯臟、陳舊,能給人一種清爽的感覺。
走在長安城的街道上,迎著天上灑下來的陽光,耳畔聽著沿街小販的叫賣聲,能感到莫名的心情舒暢。
所以曹蘭看著長安城內的一切,有感而發。
“只是時常聽聞長安城內市集繁華,洛陽城內都買不到的東西,長安城內一定能買到,還聽說長安城內更改了坊市限制,允許商鋪離開市集開設,當時還在想長安城一定是個混亂不堪的地方,現在看來卻是如此的整潔有序。”
“只有整潔有序才能帶來繁榮,市集繁華從來不是繁榮的主要原因。”
郭鵬也順著窗子往外看:“不過能把長安城恢復到這個地步,兩任雍州刺史的確功不可沒。”
第一任雍州刺史是陳宮,就職多年,延德九年升官到了中央出任兵部尚書,這個雍州刺史的職位就被毛玠替代了。
毛玠沒有改變陳宮規劃的雍州大方向,大體上延續了陳宮的建設方案,給人以蕭規曹隨之感。
硬是要說毛玠改變了什么,那就是毛玠改變了坊市限制,允許商鋪在非市集地區辦設,使商業脫離了坊市的限制,開始大規模發展起來,從而引發了不小的爭論。
但是不管怎么說,他們在任內都力主發展雍州的經濟,配合絲綢商路必經之地的優勢,大力發展商業。
從延德十三年全國統計的各州商業稅收占比來看,西域三府的商業稅收最高,其次是涼州,再次就是雍州了。
但是雍州的農業稅收遠高于涼州和西域三府,底子在這兒,那么高的農業稅收的情況下,還能有百分之三十的商稅占比,可想而知雍州的商業水平發展到了什么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