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自然是不多,但是近年來,陛下也知道,周邊基本上沒什么戰事了,需要大批量消耗戰馬的大戰更是沒有了,小打小鬧不算什么,而且有了馬具,有了馬蹄鐵,戰馬損耗的速度也大大下降了。
這就不像前漢的時候,一場大戰下來,戰馬至少要折損三成,臣絞盡腦汁,也才堪堪供得上戰馬的使用,更別說空出一些好馬給民間用了,可現在不同了,消耗最大的途徑沒了。
如此一來,戰馬卻因為之前的繁殖量太大,以至于數量一時半會兒降不下來,這需要的時候那是真的多,臣這里是焦頭爛額,好容易跟上了,又不要那么多了,馬是活物,不是說多就多說少就少的。”
郭鵬收起笑容。
“你的意思是,咱們的戰馬和兵器一樣,生產過多了?”
“是的,太上皇,原先咱們的戰馬供應那都是按照最高標準來供應的,那時候年年有戰,動輒三四十萬的馬匹需求,咱們好容易跟上了需求,結果現在需求驟減……”
鮮于銀沒有把話說完,郭鵬也明白了他的意思。
這樣下去,要是繼續維持這種高投入高產出,似乎已經沒有太大的必要了。
魏帝國已經是一個騎在馬背上高速奔馳的國家,不需要那么多的馬,維持在一個區間內就差不多了,可以把多出來的錢撥付到其他地方去。
可盡管如此,這也不是一個短期內就能做到的事情,而且為了擴大產出而招募的那些人手,可都是靠著這份工作生活的。
雖然不到百萬漕工衣食所系的地步,不過的確有那么多人是靠這份工作補貼家用的。
減少戰馬產出,這部分人顯然會被裁撤,之后是回家種地還是干什么,肯定找不到那么好的差事了。
而且戰馬產出的體系是不可能沒有的,甚至就算要削減,也要小心斟酌,必須要維持在一個區間內。
魏帝國是一個騎在馬背上的國家,不僅僅是軍用戰馬需求量很大,其它各行各業對馬匹的需求也是很大的。
商業方面就需要大量用馬,有些農業地區也會用到馬,官府傳遞消息,五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更是把駿馬當成消耗品在用,一趟跑下來,人累的半死,馬也爬不起來了……
現在一拍腦袋瓜子想要減少產出容易,未來一旦出了問題,再想把戰馬的數量提起來,那就真的難了。
郭鵬思慮片刻,緩緩開口。
“據我所知,軍馬場里養育的馬匹,除了最優秀的供給軍隊之外,也有一部分是可以供給給民間的,讓他們用在商貿之中,是嗎?”
“的確有這回事,但是這不是臣直接負責的。”
鮮于輔回復道:“臣這邊只是負責把最優秀的戰馬交給軍隊挑選,軍隊把他們需要的最好的帶走,剩下來的次一等的就不好說了,那都是交給兵部車馬司去安排的。
他們負責把這些剩下來的馬匹處理掉,或者是交給商戶,或者交給官府、驛站,有的算錢,有的不算錢,結算下來的錢會交給國庫,接下來怎么處理也不是臣能知道的事情,臣只是負責養馬而已。”
郭鵬點了點頭。
這也是他在延德初年臨時設下的規矩。
當時也是,有一些難以處理的軍隊挑剩下來的馬。
郭鵬接到報告,就決定除卻優秀的種馬和小馬之外,把每年那些軍隊里挑剩下來的馬匹全部放出去,交給其他需要用到馬的地方,還能換點錢回來,也算是一筆收入,可以接著用。
而隨著魏帝國的進一步發展,尤其是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民間對馬匹這種運力的需求必然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