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姜維這個名字已經刻在了郭承志的腦海里,估計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忘掉的。
其后,郭鵬帶著郭承志回到漢陽郡,會合大部隊,繼續向西前進,抵達了武威郡姑臧縣——涼州州治所在地。
也是現任涼州刺史呂虔的所在地。
呂虔也是郭魏政權的老人了,是郭鵬占領兗州之后投靠郭鵬的那一批人當中的一個。
多年來,他也是如毛玠一般勤勤懇懇,在地方打轉,一直沒能得到進入中央的機會。
其實這也是郭某人的制衡之術,總不能讓太多的兗州人青州人進入中央主導國策,中央政府要的是海納百川,要能對任何地區出身的人敞開胸懷接納,不能特別偏向某一團體,也不能特別拒絕某一團體。
比如東漢政府被關東士人集團主導,他們大搞歧視關西的政策,就讓關西和關東矛盾劇烈,關西人,尤其是涼州人都快不把自己當漢人了,十分不信任中央朝廷。
之前毛玠調任雍州刺史之后,郭鵬提拔呂虔接任涼州刺史。
他把出身關東的士人派往關西做官,就是有著想要彌合關西和關東裂痕的想法。
當然,也有培養他更高層次的政治能力的想法。
在州刺史這個職位上,向上要面對中央機構的掣肘、侵權,向下要面對郡縣行政首腦的反對、不尊敬,純粹的帶著鐵鏈跳舞,還要跳的精彩,跳的優雅,實在是非常為難。
但是換言之,要是能在這個職位上和中央機構、郡縣首腦相處融洽,至少面子上還過得去,也能辦點事情,那么這個州刺史的政治能力和情商絕對是一等一的,非常優秀。
所以,與其說這是郭鵬的限制和打壓,倒不如說這是鯉魚躍龍門的最后一關,過了這關,該刺史的政治能力就會得到極高的承認,進入中央的可能性就大大提升。
而這樣的人實在不多。
毛玠算半個——他帶著鐵鏈跳著舞還辦了事,但是和地方同僚相處不佳,沒能很好的處理同僚之間的關系。
盡管如此,他也是非常優秀的高級政治人才,郭鵬已經有意將他調入中央擔任財政部的掌舵人了。
只要他能妥善應對即將到來的經濟蕭條,攢夠聲望。
王粲最大的優點是聽話,是遵命辦事,而不是自己提出經濟政策。
郭鵬在的時候王粲可以很好地配合郭鵬進行經濟改革,郭瑾沒有郭鵬那樣的經濟手段,需要一個相對強勢且富有經驗的經紀人才做他的錢袋子管家。
比起毛玠相對的強勢和高調,呂虔更為低調,也不強勢。
他在涼州任上蕭規曹隨,沒什么自己的建樹,繼續執行毛玠的政策,沒有恢復坊市界限。
硬是要說有什么不同,大概就是呂虔要求各郡郡守和各縣縣令配合他,限制涼州境內所有郡縣城池之中進一步出現更多的酒肆、旅店。
他要求整個涼州境內開始縮減商業規模,同時增派更多人手開荒、墾殖,一定程度上遏制商業發展,鼓勵農業開墾。
這個行為不受涼州郡縣首腦們的歡迎,執行力度有限,所以這幾年,呂虔不斷地在各郡各縣巡查,要求郡縣首腦照辦。
他并不簡單。
天下郡守那么多,郭鵬之所以選擇時任上黨郡守的他擔任涼州刺史,原因就在于他在那個檔口給郭鵬上了一個奏本。
奏本里,呂虔提出了自己對當時鬧得沸沸揚揚的毛玠事件的看法。
他說,涼州發展商業是可以的,但是這并非沒有隱患。
隱患就在于,一旦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涼州的商業局面也將發生變化,到那個時候,涼州人可能并不能提早預知,并且做出準備。
他說,涼州的發展,乃至于西域的發展,取決于貴霜帝國和安息帝國的和平穩定。
一旦這種和平穩定受到了影響,涼州和西域的局面就要發生變化,陛下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