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西都護府的軍政長官都是曹氏,都是親族將領,和郭鵬的關系匪淺,所以晚宴無需有太多的約束。
郭鵬帶著家人們一起參加,曹蘭作為長輩,還給曹昂曹休準備了禮物。
晚宴極盡歡樂,大家聚在一起說了很多過去的事情。
接下來幾日,郭鵬在鎮西都護府停留,一邊帶著家人游覽中亞風光,一邊到處走走看看,為自己的《天下郡國利病書》取材。
帝國的西大門必須要把持好,把這里把持好,絲綢商路才能不受威脅,否則絲綢商路受到威脅,整個大西北的局勢都要糜爛。
就在郭鵬準備離開之前,經濟危機蓄力完成,終于在鎮西都護府首府鎮西城率先爆發,拖住了郭鵬離開的腳步。
于是,郭鵬得以親身經歷了魏帝國所遭遇的第一次經濟危機。
早些時候,為了鼓勵民間經濟發展,郭鵬曾經給財政部在地方的分部撥款,讓他們允許民間個體戶向他們借錢做小生意。
以無息或者低息的方式發放貸款,等他們賺錢了再返還給政府。
郭鵬試圖以此刺激民間經濟發展。
這樣的模式維持了下來,一直沒廢除,但是后來隨著很多問題的發生以及郭鵬逐漸收緊商業發展的限制而逐漸調高了申請門檻。
時至今日,民間還能像政府貸款的人也不是沒有,但是數量大大降低,隨隨便便一拍腦袋就申請貸款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朝廷規定,必須要有明確的理由,有詳實的計劃,還要有人愿意為他們擔保,確保不會出事了一推三四五,然后才能貸款,以免出現大規模壞賬、爛賬。
之前貸款操作不成熟的時期,申請條件很低,在兗州豫州一帶出現了比較大規模的壞賬爛賬無法處置。
很多人貸款只是鉆空子,覺得是朝廷免費發錢,有這種好事當然要跟上,拿著錢用來吃喝玩樂,花天酒地,根本不經營。
倒也有人貸款拿來經營,但是經營不善,很快倒閉,把錢都賠光了,什么也沒剩下。
而朝廷執行方面也由于上級的壓力而單純追求數量,根本沒有嚴加審核,只要有人申請,看著像樣,就撥付貸款,根本不把關。
于是一朝泡沫破滅,還款期到了,朝廷根本收不回貸款,損失慘重。
當時為了這個事情郭鵬狠狠地在財政部開刀子,罷黜了一大批失職的庸官,罰了財政部所有主官三年的俸祿,但是財政損失已經造成,無法追回。
郭鵬也不能剝奪那些農戶的土地以至于讓他們變成流民,雖然這的確是懲戒這些人的最后手段,但是郭鵬沒忍心用。
對于涉及平民百姓的事情,郭鵬的政策總是相對溫和,下手也頗多隱忍、克制,和對待官員動輒喊打喊殺完全不同。
他仔細考慮,認真反省,覺得這件事情處置不好也有自己的問題在里面,是自己沒能加重監管力度,且規定不詳細,以至于官員操作起來簡單粗暴,造成這一波信用危機。
這一波,民間官方都有損失。
所以最后還是郭鵬自己用內庫的錢給財政部兜了底,結束了這場信用危機,算是自己咽下這枚苦果,沒有向民間轉移損失。
從此以后,郭鵬對發放貸款這種事情就變得非常謹慎。
他細致規定,貸款人必須要符合一系列的條件,然后才能得到貸款的發放。
比如諸多擔保人,比如詳細的商業計劃書,比如當地財政部分部官員的追蹤和直接責任制。
通過一系列手段收緊貸款政策,杜絕劣質貸款的出現,避免再一次出現大規模壞賬爛賬的情況。
郭某人的內庫也有很多事情要用到,財政緊張的當下,不能隨便動用這筆相當于是國家儲備金的錢給政策兜底。
內庫從來不是郭某人自己的小金庫,而是郭某人繞過朝廷強行推動某些政策的底氣。
換而言之,也是皇權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