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借了官府貸款的還要倒閉破產的都要死。
反正傳的是沸沸揚揚。
都護府的相關官員們緊急召開了會議,喊上了財政部負責此事的地方分部主管一起開會。
研究來研究去,也沒有研究出一個結果。
他們倒閉了,不單單是他們自己的損失,還有朝廷財政的損失,一家一戶是個小數目不惹眼,一百多戶加在一起就不是小數目了。
要是之后擴散的更嚴重,倒閉的商戶更多,那么數目就更大了,就不是他們可以兜住的,必須要上報中央財政部,引起中央的重視。
到那個份上,整個鎮西都護府的相關官員都沒有好果子吃,財政部分部的官員也吃不到好果子,中央那邊一生氣,指不定要怎么收拾他們。
外面的小商販們慌亂,他們其實更慌亂。
曹昂很早就得到了郭鵬的警告,但是畢竟不曾親眼看到過這一幕。
如今親眼目睹這一幕的出現,他一開始也是難以適應,好一陣子才調整過來,確定自己正在面臨危機。
而且郭鵬就在他身邊看著他!
不能出事,絕對不能出事,必須要妥善處理,安撫民心。
他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思考,理出個頭緒,然后確定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安撫官員。
官員安撫好了,才能讓官員出面去安撫民心。
要讓官員們知道這件事情不是他們的錯,他們是被殃及的池魚,解除他們的心理負擔,才能讓他們去辦事。
于是曹昂在會議上公開表示,這件事情的起因不是魏國國內出了什么問題,更不是官員們的錯誤,而是魏國之外出了問題。
千里之外,安息國和羅馬帝國之間的戰爭導致安息國戰敗。
安息國戰敗之后,損失慘重,原來大量來到本地做生意的商人要么死了,要么被搶奪了財產,來不了。
他們來不了,本地人自然沒有生意可做。
所以那些體量小資本薄弱的小商鋪率先倒閉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根本不是什么所謂的打仗或者陰謀什么的。
曹昂的說法讓很多官員感到很驚訝,他們也是一樣,從未想過遠隔千里之外的一場戰爭居然會對魏帝國的經濟造成影響。
但是細細一想,順著曹昂的思路往下走……可不就是這樣嗎?
就是因為這種情況的發生,所以才導致沒有人來到這里消費,沒人消費,那些資產不夠雄厚的小商戶可不就要破產倒閉嗎?
官員們都是第一次接觸這樣的事情,第一次聽說這樣的說法,覺得十分新奇。
但是他們最感興趣的還是曹昂的另外一個說法,那就是大家都沒有責任。
這件事情不是官員們導致的,而是他國的戰亂導致的,是安息國太沒用了,太廢物了,打不過羅馬帝國,這才導致魏國人沒生意做。
所以千錯萬錯都是安息人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