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那位讓諸葛亮仰慕不已的變革者。
但是真正能比諸葛亮還能解決問題的人,北庭都護府的人們是沒有見過。
所以他們也難免會產生這樣的想法。
諸葛亮看著這愁云慘淡的一幕,無奈的嘆了口氣。
“諸位,亮知道你們為了經營商鋪都是嘔心瀝血,竭盡全力,基本上借了朝廷的錢,自己也出了很多錢,還有不少人和親屬朋友借錢,的確是出了很大的力。
一朝讓你們關停商鋪,你們覺得痛苦,亮也是感同身受,但是你們要知道,這種事情,已經不是我們所能干預的事情了,連天子都無法干預萬里之外的戰場,更何況我等?
晚一天關掉店鋪,就會多一天的支出費用,晚兩天,就多兩天,到時候危機一來,不僅收不回成本,損失還遠比現在關停要大得多,諸位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場上無人應答,還是一派愁云慘淡。
諸葛亮又嘆了口氣。
“亮知道你們心里所想,你們心里所想,無非是覺得再搏一把,萬一能撐過去,萬一能繼續做生意,豈不是能賺更多錢嗎?但是諸位,這樣的萬一,你們就真的敢確定會發生嗎?”
諸葛亮站起身子,拿著羽扇走到了商戶們的座位中間,近距離看著商戶們頹喪的表情。
“亮做事,從來不會考慮萬一,因為那個萬一實在是太虛無縹緲,根本不值得讓人去寄予希望,尤其是在關乎生計的事情上,就更是如此。
諸位的身價都不豐厚,準確的說,除了家中土地、房屋之外,沒有其他的財產,一旦商鋪被迫倒閉,諸位覺得憑借自己,要多久才能還完朝廷欠款,彌補損失?”
商戶們臉上的表情開始松動,露出了猶豫的掙扎。
諸葛亮決定祭出殺招。
他派人把他通過運算得到的一些數字寫在了一張很大的紙上。
現在派人把這張紙展開,讓所有商戶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反正大家都認字。
接受了郭鵬廣泛鋪開的基礎掃盲教育的人們都能看懂數百個常用字,能讀會寫,并且也懂得數字。
開玩笑,能開店的人難道不懂數字和計算?
諸葛亮每每都能感覺到自己做事情的時候,尤其是在和老百姓交流的時候,總有一只大手在他的背后推動。
沒有這只大手,他覺得自己想要辦成事情會困難許多。
有了這只大手,至少,雙方的交流難題已經不存在了,官府和民間擁有了最基礎的共識。
這可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啊。
那位變革者窮盡三十年心血,才辦到了這一點,而從當時的角度看,這一做法又是如何的高瞻遠矚呢?
所以諸位,真的有人比我更能解決問題啊。
諸葛亮不勝感慨。
整頓情緒,諸葛亮開始了自己的宣講。
“諸位請看,這是亮根據歷年來的朝廷統計數據作出的推算,諸位的店鋪成本,維持一天需要的費用,店鋪關停之后的花費,還有被迫關停之后的額外損失,諸位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