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此次來到益州,是他真正的第一次來到益州。
出了陽平關,就是真正的【未探索區域】。
順著當年魏軍征伐劉璋時所走過的道路,郭鵬一路南下,一路游覽蜀中風光,感受蜀道之難行。
魏軍南下時走的金牛道,當年秦軍征討蜀國和巴國的時候也走過,從無到有更為艱難。
西川之地多山川,開鑿道路十分困難,從漢中盆地往蜀中走,其難度不亞于從關中平原抵達漢中盆地。
現在能夠走在相對寬敞平坦的大道上,也是魏帝國多年投入支出以及大量修路苦力喪生換來的。
可以說每一寸道路下都埋葬著修路者的血肉,何等困難。
盡管如此,這路也算是修好了,崇山峻嶺之邊,河流湖泊之畔,道路蜿蜒曲折,卻依舊指向前方。
蜀道之上來來往往者甚眾,基本上都是經商的本地商旅,他們把蜀中特產往北送,送到關中換取錢財和其他的貨物再帶回蜀中發賣,聯通關中和蜀中,以此繁榮經濟。
蜀錦也因此得以更加快捷的大規模北上,不僅賣到了全國,也賣到了羅馬、安息和貴霜,不僅是蜀中的拳頭產品,也是魏帝國的拳頭產品。
益州為魏帝國搞外貿創造外匯立下了汗馬功勞,郭鵬施政也較為在意益州,并且把他認為能力非常強的官員滿寵放在益州數年,把益州從戰亂之中帶回了和平。
走在益州大道上,郭鵬總是不由自主的產生一些聯想。
他想著另一個時空里,諸葛亮掌權的蜀漢政權到底是以一種怎樣的決心和執行力,在幾乎被困死的蜀中搞戰爭動員,走著如此難走的道路,以如此低下的物資投放率,五次主動進攻北方強魏。
他感覺諸葛亮和劉禪這對曠世君臣其實生錯了時代,不該出現在被困死在四川盆地的蜀漢,而應該出現在南宋。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眾【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蜀漢實在太弱小,國力實在是太弱,根本不足以讓諸葛亮和劉禪這對君臣發揮。
把完顏構和劉禪調個個兒,給他一個諸葛亮,以劉禪的大心臟和諸葛亮的動員執行力,南宋想要通過戰略進攻打敗完顏雍做皇帝之前的金國,奪回北宋故地,其實并不難。
或者說十拿九穩——以諸葛亮的執行力來說的話,當然劉禪這等大心臟也是不可或缺的。
都說皇帝的上限決定了國家的上限,自古以來愿意放手讓功高震主的臣子掌握國家全部權力而甚少作妖的,劉禪簡直算得上是模范。
他的確沒什么能耐,中人罷了,但是,他也不怎么作妖啊,除了給李嚴慫恿的那一次之外,他也的確沒怎么拖諸葛亮的后腿不是。
把南宋的綜合國力和戰爭潛力交給這對君臣,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才是一句真話。
孔明雖得其主,不逢其時。
司馬水鏡有沒有說過這句話,郭鵬不知道,但是換做是他,也會這樣看待。
蜀漢太小,沒有足夠的國力給諸葛亮打造一個足夠他施展才能的舞臺,他只能謹小慎微扣扣索索的使用著蜀漢那點可憐的國力,雖然他的確掌握著全部的權力,是最高統治者。
時也?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