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治療失敗,父親就不好了,若不治療,父親還能繼續活,我只想讓父親活的更長久一些,華大醫,我不能讓父親冒險。”
華佗無奈嘆息,不再進行勸說的嘗試。
于是不久之后,曹操再一次發病,這一次,他沒有扛過去,終年六十六歲。
魏帝國僅存的一位三公級別的官員又一次病逝,這一回朝堂上的震動比之前蔡邕過世要大一些。
蔡邕名聲大地位高,但終究沒有什么權勢,曹操卻是實打實掌握了內閣權勢十幾年的高級官員,在朝中底蘊深厚,科舉時代以前,也是有一些故吏為他奔走的。
科舉時代到來,科舉時代以前的門生故吏關系一次性清算完畢。
但是過往的一些情分大家還是記在心中,被曹操提攜過的官員為數不少,之后貪慕曹操的權勢主動接近他的也不少。
這些人都是廣義上屬于曹操的政治勢力,曹操病逝了,于情于理他們也該來給曹操送別,同時見一見曹操的繼承人曹昂。
當然,這時就沒有前漢那種舉主過世故吏戴孝的必要了,也沒有把這層關系轉移到下一代的必要,只是一種禮節性的告慰。
曹操沒了,內閣首輔現在是滿寵。
他們想要獲得一樣的政治地位,需要積極靠攏滿寵,而不是繼續靠攏無法把尊榮維持到第三代權力核心的曹氏。
更何況曹氏眼下最高職位的官員就是在內閣做輔臣的曹昂,至于曹昂什么時候能走到曹操的那個地步,可就不好說了。
大家來送一程,也算是全了之前曹操對他們的提攜之恩。
曹操為官數十載,從前漢入魏,作為太上皇郭鵬的妻兄,與之從小就有好的關系。
后來加入郭魏政權,歷任國相、郡守、州刺史、內閣首輔等官職,深耕郭魏官場二十余年,沒有犯過大的政治錯誤,一路有驚無險的走下來,自有一份傳奇的味道在里面。
能走到這個地步,自然是曹操的本領,是他的政治智慧,是他謹小慎微的處事態度。
他在地方安定百姓,為冀州戰后的平復立功很大,在中央執掌內閣大權,為魏帝國政令通達立下很大功勞,總體來說,是一個優秀的官員。
于是太上皇郭鵬和皇帝郭瑾攜帶家人一起參加了曹操的葬禮,之后太上皇郭鵬親自給曹操擬定謚號,謚曰【敬】。
曹操的政治遺產大部分都歸屬了曹昂,其他的被他的幾個兒子均分,曹丕和曹植得到了職位的升遷,曹彰也得到了軍職的提升。
不過對于曹家的幾個孩子來說,或許曹操能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對于沒能在曹操在世的時候趕回來的曹沖之而言,或許更是如此。
曹沖之接到曹昂的信件之后就緊趕慢趕的往回趕,他當時正在羅馬首都,一路往回趕。
本來時間是夠的,結果不幸遇到了海上風暴,船只在印度地區擱淺,幸虧得到了郭珺的幫助才得以重新上路,但是耽誤了時間。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等他回來的時候,曹操已經在譙縣老家安葬了。
曹沖之只能對著父親的墳墓痛哭出聲,哭到昏厥也不能撫平心中的遺憾與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