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她無論如何也等不到的未來。
不過這并不妨礙她被郭鵬所說的故事所激勵。
大名鼎鼎的亞圣孟子,若是沒有作為女子的母親為他三次遷移住處,就很可能做不得亞圣。
那么大名鼎鼎的人物也離不開一個女人對他的影響,這難道不足以說明女子很重要嗎?
她想著,她未來也要做一個和孟母一樣有名氣的母親,將她的孩子培養的和孟子一樣厲害,然后讓史書上都留下她們母子二人的名字。
這樣一來,父親一定會以自己為驕傲的!
少女蔡琰開始暢想那樣的未來,而懵懵懂懂的蔡琬并沒有在想自己會有怎樣的未來。
少女在期待著屬于自己的美好未來的同時,郭鵬也在更加努力更加忠實的為自己的未來籌謀。
郭鵬不斷的接見江東士族子弟,與他們交流,談心,喝酒,出外納涼,進入山中與他們交游。
一些在吳郡周邊很有名望的名士聽到郭鵬來了,也紛紛趕來和郭鵬相見,希望能和郭鵬暢談天文地理風俗人情,還有人更喜歡戰爭,喜歡發表自己的見解。
自然的,發表他們自己的見解才是最關鍵的,因為他們也非常渴望可以得到郭鵬的夸贊,這樣的話他們就可以得到更大的名望,甚至一舉成名了。
比如顧雍現在就在吳郡一舉成名了,就是因為他被郭鵬辟召為主簿,即將隨著郭鵬一起去仕官,在郭鵬麾下歷練,未來的前途不可限量。
郭鵬屢次在公開場合夸贊顧雍不僅有學識,還懂得實踐的重要性,對實踐有著超乎常人的見解和看法,未來必將成為國家棟梁。
得到郭鵬這樣的夸贊之后,顧雍一下子聲名鵲起,顧家本來就是江左士族領袖之一,現在被郭鵬這樣夸獎自己家的子弟,在江東的聲望頓時更高了,顧家人也更高興了。
于是他們邀請郭鵬去顧家做客,款待郭鵬,贈送給郭鵬大量的禮品,還說郭鵬要有什么難處能用得上顧氏的,顧氏一定不會推辭。
這個顧氏就非常會做人了,送給郭鵬的大部分都是可以用來賞賜給軍隊和自己使用的實用性物品,出手闊綽,郭鵬很喜歡。
歡樂團聚的時光總是很短暫,六天的時間一閃而過,郭鵬已經要啟程前往徐州去見糜竺了,否則時間就真的不夠用了。
郭鵬回去的時候,吳郡士族子弟但凡知道此事的,幾乎傾巢出動來為他送別。
臨行之前,蔡邕緊緊握住郭鵬的手,老淚縱橫,不想放他離開,郭鵬也頗為不舍,但是的確要離開了。
“今日一別,又要何時才能相見啊?子鳳,老夫已經衰老,時日無多,不會再也見不到你了吧?”
蔡邕流淚不已,感覺這一別就將是永別了。
郭鵬也緊緊握住了蔡邕的手,開口道:“不會的,雖然朝中依然還有宦閹作祟,但是他們不可能長久把持朝政,蔡公一定會有回歸中原之日,那時,我們便可以真正團聚,再也不用分隔天南海北了。”
蔡邕流淚送別郭鵬,一路從吳縣送到港口,吳郡士族子弟們也一路相隨,人群浩浩蕩蕩而來,連吳郡的范太守都坐不住了,在港口為郭鵬送別。
最后,蔡邕帶著自己的兩個女兒一起彈琴為郭鵬送別,郭鵬含淚向蔡邕和江東子弟們最后鞠了一躬,然后頭也不回的上船,船只揚帆起航,漸漸看不見了身形。
但是蔡邕還在彈琴,目光望著郭鵬遠去的方向,久久不愿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