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才,你覺得這一戰,該怎么打?”
郭鵬看向了身邊作為隨軍參謀加入此戰的戲忠。
戲忠在酸棗就對徐榮的軍隊進行了了解,現在遠遠觀察,心中有底。
“我軍在各方面都不輸給徐榮所部,徐榮擅長使用騎兵,明公也擅長使用騎兵,我軍騎兵并不弱于徐榮,數量上也相當,步卒方面我軍稍弱,徐榮所部步卒未必就如此精銳。
總而言之,雙方兵力相近,實力對等,明公,這是一場勢均力敵的力戰,我軍除了以正御兵破敵之外,別無他法。
此戰若勝,我軍可以進取旋門關,進入關內,威脅雒陽,逼迫董卓,并且還能激勵聯軍,討董大業可成,若敗,則萬事休矣。”
郭鵬點了點頭。
“是啊,勢均力敵,必須要以正力戰破敵,別無他法,志才,你覺得,是我軍主動進攻比較好,還是主動防御比較好?”
郭鵬又詢問。
“主動進攻,以顯示我軍破敵必勝之決心!一鼓作氣,不取勝決不罷休!”
戲忠毫不猶豫的建議。
“好。”
郭鵬認同了這樣的看法。
于是這場戰斗以郭鵬首先下令關羽和張飛的軍陣向前進擊,攻打徐榮部下軍隊拉開序幕。
戰鼓隆隆作響,號角聲吹響,關羽和張飛各自率領各自的軍陣開始向前突擊。
在青州討伐黃巾的戰斗之中,郭鵬很注意鍛煉關羽和張飛的統兵能力,數次交鋒之中,關羽和張飛都能很好的率領部下軍隊向前進攻,擊垮黃巾軍,顯示出不俗的統兵能力。
正因此,郭鵬才選擇關羽和張飛作為大將帶到戰場上來,給了他們發揮自己能力的機會,讓他們正面硬捍涼州并州的兇悍兵士。
與此同時,趙云郭烈還有公孫兄弟的騎兵也開始進攻,從兩翼迂回,以經典的騎射戰術向徐榮的騎兵發起挑戰。
見郭鵬這邊主動進行攻擊,徐榮也不甘示弱,立刻下令步軍大陣和騎兵正面迎上,要好好的和郭鵬麾下的精銳之軍過過招。
在徐榮看來,只要干掉郭鵬的軍隊,則關東聯軍自然喪膽,郭鵬是關東聯軍之中唯一被董卓視作心腹大患的人,認為只有郭鵬有率軍威脅雒陽的能力,其他人都是渣渣。
徐榮十分小心謹慎,自己也未曾離開中軍大陣,而是挑選山丘登上,居高臨下審視戰場,隨時發號施令,給軍隊進行指示。
關羽和張飛率領軍陣齊頭并進,面對對方迎面而來的嚴整軍陣,他們也知道自己遇到了對手,這可不是黃巾軍那些弱雞,而是精銳,經歷過戰陣的真正精銳。
不好對付。
但是。
這才有意義!
前進的戰鼓聲戛然而止。
“放箭!!!”
多次配合,關羽和張飛心意相通,前進到了一定的位置,兩人同時下令軍隊停止前進,弓弩手立刻彎弓搭箭,向對面的敵人拋射而去。
關羽張飛率軍首先放箭,對面的徐榮軍立刻頂起大盾進行防御,弓弩手于其中做好準備。
箭雨應聲而落,叮叮當當的砸在了盾牌上,有的被彈開,有的則正中士兵,不少士兵被射中,哀嚎不已。
挨打不是他們的風格,一輪箭雨過后,徐榮軍立刻開始了反擊,大盾分開,弓弩手立刻射箭還擊。
“舉盾!!”
張飛的大嗓門顯得特別的響亮,戰鼓聲隨之響起,軍陣完成了防御狀態,和對面一樣,有的箭被彈開,有的箭則正中士兵。
雙方你來我往,箭雨招呼,不過在雙方都是嚴密軍陣的情況之下,這樣的射擊帶來的殺傷比較有限。
彼此不斷的射擊的同時,雙方軍陣也在不斷的接近,接近到了一定的范圍內,射擊已經沒有了意義,長矛手頂到最前面,戰鼓聲陡然變得急促起來,雙方的距離在不斷的拉近,拉近。
“刺!!!”
張飛的嗓門還是那么的響亮,而就在這一瞬間,第一桿長矛從張飛的陣中刺出,鉆進了對面兩面大盾之間的縫隙,直挺挺的扎進了對面一名士兵的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