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忠心的話說一萬遍,都不如交出自己的家眷到郭鵬身邊居住來的實在。
表忠心的話就像是情場老手嘴里的一句我愛你一樣,毫無意義。
把家眷交給我,我才能相信你,給你加官進爵,讓你統兵理政,使你榮華富貴。
一切都有前提,要得到什么,就要拿東西來交換,尤其是權力,就是這樣。
據郭鵬所知,袁紹好像也是這樣做的,麾下重要將領的家眷都齊聚在鄴城。
袁術好像沒有這樣做。
袁術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或許是對自己四世三公的出身太過于自信,覺得天下人都不會背叛出身四世三公的他,所以沒有實行過任何穩定自己的勢力集團的政治改革。
這種盲目的自信也間接的影響了后來相當規模繼承袁術的政治遺產的孫吳政權,孫吳政權也沒有實施過質任制度。
這種情況使得孫吳政權總是不太穩定,世兵繼承制度和部曲制度大行其道,各軍將領都有為數不少的部曲,世代傳承,甚至還會出現官員舉家向魏國投降的情況。
比如韓當的兒子韓綜,便在韓當去世之后帶著部曲舉家投降魏國,去了好幾千人。
想來若是韓綜有質子在孫權手里,也不會如此大膽。
郭某人吸取經驗教訓,打一開始就這樣做,還特別注重單身無任這一條,即沒有妻子兒女老父老母的,堅決不任用為將和邊地官吏。
所以對身邊比較看好的官員將領,總是特別注意他們的個人生活,想方設法的送女人給他們,讓他們結婚生子,然后才會放心的任用在外。
對于信奉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種話的趙云,郭鵬也是有點無奈。
霍去病給漢武帝當兒子養,和你能一樣嗎?
于是他也想方設法給他送女人做妾侍,逼著他生孩子,總算逼出一個女兒。
郭鵬還不允許父親帶著兒子上任的情況發生。
這個時候,統兵將領和州郡縣長吏是必須要納入質任制度之中的,等今后天下安定了,才能稍稍放松。
不過這種制度運行日久,大家都會認同,要是出現不一樣的,還會受到廣泛質疑,到那個地步,也就不擔心了。
郭鵬的軍隊戰斗力強,而且從未發生過叛逃、炸營的情況,既是訓練精良,也是因為郭鵬將他們收納為職業士兵之后,將他們的家眷也一并收納。
總要有點牽掛不是?
所以郭鵬笑瞇瞇的聽完成廉等人表忠心,并不當回事,讓他們回去整頓好軍隊,放下武器等待受降。
又令此四人聯名寫信送給還在攻打燕縣的張遼,令張遼率軍歸降,郭鵬保證既往不咎,還要給他加官進爵。
張遼的地位和成廉四人不一樣,所以勸降的條件也不能同日而語。
那四個人給個校尉就高興的不知東南西北了,對于張遼,需要用更好的職位和更好的待遇來籠絡。
張遼配得上這樣的待遇。
他們立刻回去通報此事,從辰時四刻開始受降,一直到下午才終于將各部隊受降完畢,然后就是很正常的流程,開始處理這些投降的軍隊。
而長垣縣的大門也隨之打開,曹仁和關羽親自來拜見郭鵬。
郭鵬很滿意的扶起兩人,褒獎了他們嚴守城池不讓呂布得手的功勞,賞賜給他們錢貨酒肉,然后拉著他們的手一起到大營里。
因為呂布軍集體起義反正,所以他們都沒有罪過,不需要被問罪,他們的家眷全部發還,一切都很和平安定。
唯一有問題的,就是呂布本人,他的妻子魏氏,還有女兒,以及幾個妾侍。
這一家子人該如何處置,郭鵬心里已經決定好了,就想再聽聽大家的意見,裝作很在意大家的意見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