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郭鵬麾下謀士不少,最親信的家臣程立要負責為他鎮守大本營,所以沒有帶在身邊。
很有些戰略眼光的荀彧因為在政務上更加得心應手,所以被郭鵬安排推廣治蝗方略去了,貌似他本人也是不亦樂乎。
經常帶在身邊參謀軍事和戰略目標的就是郭嘉和戲忠兩人,陳宮也能算做備用人選。
不過眼下郭鵬還在讓陳宮督運糧草,因為陳宮還沒有軍事經驗,只能算見習謀士,要等他鍛煉一陣子才能轉正。
郭嘉正在和河內帶路黨韓浩鉆研河內攻略,郭鵬就來找戲忠,和他商量這件事情,問問他的看法。
“奪取河內毫無疑問是極為重要的,河內可以看作明公伸出去的一只手,一邊可以威脅袁紹的冀州核心,一邊距離雒陽也很近,一旦發生什么事情,都能反應過來。”
戲忠說到這里就稍微感慨了一下:“若是朱公沒有去朝中任職,明公是可以支援朱公一些糧秣,讓朱公占據雒陽之地抵抗李傕在潁川一帶的肆虐的。”
戲忠是潁川人,對家鄉自然是有感情的。
就在今年五月份的時候,郭鵬還在練兵備戰,屯兵中牟、正被陶謙聯合各州州牧刺史聯合推舉為太師的朱儁接到了天子詔令,讓他入京為官,做太尉,錄尚書事。
毫無疑問,這個命令不是劉協自己的意志,而是李傕在賈詡的建議之下代替劉協發出的詔令。
所有人都知道這是李傕的詭計,都勸朱儁不要去,但是朱儁認為身為漢臣,天子有詔而不去,是在藐視皇權,藐視皇帝,這是大不敬。
必須要去,要堂堂正正的去。
然后朱儁對身邊人解釋,說只要能在皇帝身邊,未必不能找到像殺董卓一樣殺掉李傕的機會,未必不能鏟除奸佞,然后奉天子,重振朝綱。
朱儁認為自己此去是有希望的,只要能護住皇帝,就能重振大漢。
于是朱儁毅然決然啟程,關東諸侯的又一次聯盟嘗試失敗了。
朱儁現在還在朝中做太尉,錄尚書事,李傕表面尊重他,但是暗地里,他的權力非常有限,尚書臺的權力被賈詡把持,政令基本上都出自涼州集團的授意。
比如李傕不斷出兵劫掠關東之類的。
潁川為此殘破不堪,失去了利用價值,雖然戲忠早就把自己的小家族遷到了青州安身立命,但是心中也頗為懷念家鄉。
戲忠的家族在潁川只能算一個小小的士族,因為家里面人口比較少,人丁不旺盛,只是三流士族,家產什么的也不是很豐厚,比起郭氏都是遠遠不如。
相對于潁川荀氏這種大佬級家族,的確上不得牌面。
眼下他的家族也就只有戲忠一人在郭鵬麾下出仕,因為比較親近,所以較為受到重視,本身也緊靠郭鵬的郭氏家族,親近的關系并不比郭嘉差。
“朱公的選擇,我們是不能干預的,但是未來的事情,必須要有所把握。”
戲忠如此理解。
郭鵬點了點頭。
“志才也支持的話,我就放心了。”
兩人又在一起走了一陣子,郭鵬忽然問起道:“志才還是不愿意做地方主官嗎?”
戲忠搖了搖頭。
“忠不善施政,還是較為喜好軍事,明公愿意用忠參贊軍事,忠不勝感激。”
郭鵬也不勉強,緩緩點頭,繼續向前走,走了幾步,開口道:“志才覺得這一戰,我們是收獲大,還是損失更大?”
戲忠抿了抿嘴唇,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稍微權衡一二,戲忠就知道自己該怎么做了。
“對兗州人來說,一定是損失比較大,可是對明公來說,卻是收獲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