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來,是來止損的。
那個小了自己七歲的叔父會犯這種政治上的錯誤,可真是不應該。
如果換作荀攸,一定不會犯這樣的錯誤,這種錯誤甚至可以說是愚蠢的,時局到了這個地步,難道還看不清楚未來的走向嗎?
但是不得不說,荀攸挺佩服這位小叔父的。
因為他言行如一,表里如一,是真君子,從來不說違心的假話,不做違心的事,說什么就是什么,私下里和公開場合也是一模一樣,不是兩面人。
荀攸一直都覺得荀彧這樣的人出現在這個世道是一件挺有趣的事情的。
而且還偏偏出現在荀氏,出現在這個累世高門之家,成為它的一份子。
學足了本事,帶著自己做人的本分投入了仕途,一直都在堅持著某些事情,面對時光的流逝,面對大勢的轉變,不為所動,堅持本心。
天下到了這個地步,大勢到了這個地步,過去已經不可能再回來了,大家都開始為了生存而努力拼搏,可荀彧,還是在為自己的本心而活,活成了他自己。
多少人都戴著面具茍且求生啊,這不丟人,真的,這不丟人。
荀彧,你可真是奢侈。
荀攸無奈的搖了搖頭。
興平三年八月二十,荀攸抵達了新生的魏國國都,鄴城。
抵達的第一時間,荀攸哪兒也沒去,徑直去魏公府上遞了拜帖,然后就站在魏公府門口,無視了來來往往的官吏、將軍和士兵,以及負責營造宮室的匠人們。
郭鵬當時正在召集參謀臺的參謀們聯合商討接下來一個階段的北伐南匈奴的戰略計劃。
對于南匈奴,郭鵬是勢在必得,必須要剿滅南匈奴,重新占據并州,恢復并州段的長城防線。
然后才是幽州,收拾幽州的各部雜胡,乃至于那個自立在遼東的遼東王公孫度。
徹底蕩平北邊,然后才是南邊。
先北后南的戰略規劃是不會改變的,這是大家一致認同的。
如果有必要,甚至可以出兵北伐草原,狠狠的打擊一下鮮卑,消滅他們大批量的有生力量,讓鮮卑也不能趁著郭鵬南下擴張勢力的時候從背后搗亂。
郭某人最討厭的就是兩線作戰,那非常困難,現在就要趁著這個好時機,把北邊的禍亂全部根除。
“南匈奴王庭在美稷,距離我們所掌握的并州最前線,奔襲的話,也就三五日的路程,不遠,南匈奴所部戶口和兵馬并不少,不過從於扶羅等人離開王庭之后,南匈奴就發生了內亂。
若不是我們將於扶羅等人擊殺,南匈奴還無法恢復,眼下南匈奴有了新的單于,有了統一的首領,這不是好事,我等需要盡快對南匈奴展開行動,我以為,動用五萬軍隊足以辦到此事。”
戲忠闡述了自己的意見,得到了不少人的贊同。
郭嘉也不反對,不過郭嘉提出了另外一個意見。
“烏丸早晚也是禍害,現在烏丸聽命于我,何不利用烏丸的兵力,與我軍聯合,一起討伐南匈奴,則勝算大增,還能借刀殺人。”
郭嘉的眼里閃著狡猾的光,郭鵬哈哈一笑,點頭應允。
“都是禍害,早晚都要除掉,但是不把最后的利用價值給榨干了,我還真舍不得那些精悍的烏丸騎兵,哈哈哈哈!”
一群參謀無良的笑做一團,言辭之間完全沒有把這些烏丸人和匈奴人的命當一回事的樣子,這種態度讓郭鵬十分滿意。
就是要這種態度,就是要這種行為,就是要這樣的覺悟,只有這樣,才能將敵人全部干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