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五原,定襄,雁門,朔方五郡自從東漢中期以來漸漸被南匈奴、烏丸以及各族雜胡所占據,漢人漸漸失去主導地位,再到黃巾大亂之后的完全失序,至如今,已經超過了一個甲子。
郭鵬將把并州重新劃歸政府的嚴格控制之下,重置并州九郡太守和九郡守備,依舊以臧洪領并州刺史,組織重建和經濟建設的工作。
又以俘獲的八萬余匈奴、烏丸和雜胡青壯做勞動力,緩緩進行建設,村鄉縣郡格局一如內地郡縣。
因為沒有豪強地主和士族的插手,郭鵬對并州的掌控力度是全方位的,輕輕松松就把自己的意志貫徹到底,又以被俘獲的四五十萬牲畜為底氣,郭鵬正式布置任務給臧洪,讓臧洪開始籌備馬政,在并州養馬。
以前郭鵬獲得馬匹都是從烏丸人手里買,然后運到中原去,好的留給自己打仗,差一點的就當作運輸之用,再差一點的就賣給袁術劉表還有江東人,賺取高額利潤,壞得很。
這一回,郭鵬不再需要繼續花大價錢向烏丸人買馬,而可以自己經營自己的養馬場了。
有一片廣闊的草原用來養馬,郭鵬籌備在并州訓練大批量的騎兵,為自己之后進取關中關西和涼州,以及北伐鮮卑做準備。
北邊養馬,南邊操練水軍,努力屯田儲存糧草,郭鵬的戰爭準備從來沒有一刻是停下來的,他努力不止,戰斗不息。
擁有這方面的優勢依然不是郭鵬的終點,并州的建設還需要時間,因為被破壞的很嚴重,恢復起來難度比較大。
比起并州,幽州各方面都保存得比較完好,他自己也是在幽州起家,比較熟悉幽州的情況。
所以下一步,就是針對幽州延邊的鮮卑人。
幽州的情況還是比較特殊的。
他對幽州的統治更多的是進行名義上的治理,以幽州本地豪強鮮于輔為幽州刺史,表面上掌握大權,實際上還是多家豪強大族的聯合。
袁紹爭取到了一部分人的配合,郭鵬就滅了那一部分人,剩下來一半還好端端的存在著,更為他掌握幽州立下了很大的功勞,受到了郭鵬的回報,繼續過他們的日子。
糜氏和李氏那種擁眾一萬以上的豪強在幽州比比皆是,他所委任的鮮于氏本身就是擁眾兩萬的大型豪強。
大的小的,算在一起林林總總一百多家,掌握著的人口數目比官府名冊上的自耕農數目要多兩倍以上。
還真別小看了幽州的人口,黃巾之亂和董卓之亂以后的中原混戰之中,從中原河北之地逃到幽州避難的人口近百萬。
雖然之后返回了一部分,但是依舊有好幾十萬留在幽州,大大擴充了幽州人口。
這部分人口中相當一部分為了活命投靠了幽州本地豪強以求生,幽州本地豪強的勢力為此大增,占據遼東自立為王的公孫度就是這波移民潮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所以幽州的問題還真不小。
郭鵬實際上也就保持著對涿郡、上谷郡和代郡以及廣陽郡的影響力和一部分掌控力。
上谷郡和代郡還有相當一部分難樓的勢力,廣陽郡則主要依靠鮮于氏的力量掌握,綜合算下來,他一點也不占優勢,除了涿郡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