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可以用軍管的方式來管住地方,但是長此以往,這些只會打仗不會治理的將領是管不好地方的,若要治理地方,一定需要有專業知識的士族子弟才可以。
這樣也好,江東人不幫忙,我們就找江北人來幫忙。
該找哪些江北人來幫忙呢?
孫策和周瑜商量。
周瑜有點郁悶的看著孫策,然后告訴他,江北不是陶謙的領地就是郭鵬的領地,去哪兒招攬人才?
孫策眨巴眨巴眼睛,然后用期待的眼神看向了被他拜為吳國前將軍的周瑜。
“公瑾,不如你給你的好友寫幾封信,邀請他們到江東來出仕?”
看著孫策的期盼,周瑜實在不好推脫,于是想起了昔日里和家族還有自己交好的朋友,嘗試著寫信詢問一下,看看他們是否愿意來吳國出仕。
這種被孤立被排擠的感覺,周瑜以前從未體驗過,但是現在他是明白了,孫氏政權在江東之地怕是真的不好立足的。
江北,徐州人就算了,其余各州人,全都在郭鵬的統治下,有了那么強大的郭鵬可以當選擇,還會來江東嗎?
江北已經快要一統了,不再分裂了,沒有戰亂了,沒有這些先決條件,江北士人怎么會貿然南下呢?
結果就是信件剛剛送出去,豫章郡和會稽郡又冒出了叛軍,要反抗孫策的統治,不承認孫策作為吳公統治江東。
孫策無奈,繼續投入了轟轟烈烈的平叛戰爭,誓要將江東士族和豪強的抵抗鎮壓,徹底打服了他們,讓他們乖乖做自己的臣下。
不得不說,他挺喜歡這樣做的。
戰場爭鋒,比玩政治好多了。
但是,政治問題如果可以全部都用戰爭的方式來徹底解決,那就好了。
周瑜對此有些疑惑,但是他并不能阻止孫策,也不知道該不該阻止孫策,更不清楚自己貿然阻止孫策會帶來什么后果。
他隱約知道原因,但是更清楚妥協兩個字不是孫策能輕易做到的。
孫策不愿意妥協,劉表自然也不愿意,尤其是在自己遲遲不能達成心愿建立楚王國的情況下,劉表非常生氣。
然后猛然間聽說孫策越境討伐劉繇,圍攻了荊州境內的安城縣,造成安城縣民的死亡,然后還大搖大擺的離開了。
劉表簡直要氣炸了。
“孫策小兒!黃口豎子!他有什么資格妄稱吳公?更害死宗室,他眼里還有沒有漢室?!都這種情況了,你們還要我繼續忍耐下去嗎?!”
劉表面紅耳赤的踢翻了自己面前的案幾。
劉表動了真火,他已經決定了,要是這群人不支持,他就強行下令劉磐出擊豫章郡,好好的和孫策斗斗法。
戰敗了也無所謂,禍水東引,把孫策引到荊州來,讓孫策和荊州的士族以及豪強們好好的過過招。
你們不是求安穩嗎?
我偏不讓你們安穩!
劉表的報復之心一起,就不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