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嘗試怎么就知道不行?若不能取得關中,只能坐等郭子鳳南下蜀地來攻打益州,他占盡優勢,而我軍被迫防守,一旦防線被突破,大王還能往什么地方撤退?南中嗎?”
孟光反駁王商的意見。
王商再次搖頭。
“關西之地屢遭兵禍,已經是一片廢墟,奪取容易,但是駐軍難,幾乎無法從當地取得糧食就地補給,若要常駐,需要大量糧食補給,這是極其沉重的負擔,以益州府庫可以承擔嗎?
換而言之,對郭子鳳也是一樣,動兵大戰馬騰、韓遂,筋疲力盡好不容易奪取的關西之地,卻因為沒有糧食補給而不得不撤退,郭子鳳斷然無法占據關西,對于我等而言,這是不用擔心的事情。”
王商斷言郭鵬就算打敗了馬騰、韓遂也不能占據關西,不能威脅益州。
劉璋頓時覺得這個推測最有道理了。
“這難道不是大王的機會嗎?”
孟光一轉攻勢,開口道:“讓郭子鳳和馬騰韓遂相爭,兩敗俱傷,勝者卻不能堅守關西之地,到那個時候,大王可以派兵北上,以養精蓄銳之師攻打疲憊之師,難道不能勝利嗎?
一旦勝利,大王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占據關中平原,占領長安,調用一些物資糧草,然后就地軍屯以獲取糧食,再征調民眾進入關中,就地屯田,積累糧草、物資。
郭子鳳和馬韓相爭以后,筋疲力盡,兩年之內斷然無法再次攻擊,這段時間,足夠大王在長安站穩腳跟,發展當地,那么,大王何愁不能重走太祖高皇帝的道路呢?”
孟光滿臉喜色的將自己的推測說給劉璋聽,劉璋越聽越覺得這個計劃是可行的。
他也不是益州長大的,他是在北方長大的,自然也有思鄉之情,一直蹲守在益州雖然比較安全,但是在郭鵬的強大威懾之下,他覺得益州也不是那么的安全。
孟光說的對,困守益州死路一條,只有不斷地爭取,才有活路。
如果郭鵬真的和馬韓二人兩敗俱傷,那么……自己為什么不能趁機北上撿漏呢?
劉璋的小心思就盤算開了。
王商一看不好,這簡直就是要拖著益州人和強大的郭子鳳打生打死,難道符合益州人的利益嗎?
王商很著急,于是立刻進言。
“孟公的說法是有道理的,但是大王,漢中尚且沒有拿下,我等又如何能妄談關中呢?”
一語中的,孟光的臉色頓時就變了,劉璋的臉色也變了。
對啊,漢中都還沒有拿下來,還談什么關中?
益州都還沒有完整,還談什么高祖大業呢?
這個問題就很值得商榷了。
劉璋的覺得有些灰心,孟光則覺得有些尷尬,而王商則重重的松了口氣,不再擔心。
結果天意弄人,就在這個時候,龐羲的捷報傳來了。
漢中已經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