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頂著魏官頭銜的郭鵬集團元老級人物十分有默契的交換了各自的想法。
兩人相視一笑。
棗祗很快就收拾行裝,向北前往雒陽,在雒陽,由郭鵬給他安排的職責需要他去履行,而在廬江,顧雍也有自己需要履行的職責。
顧雍首先和廬江守備、橫江中郎將徐晃徐公明見面,商談了一下軍事防務的事情和軍隊所需要的一些保障,了解了軍隊的日常所需之后,顧雍首先確保了軍隊的需求,然后再去處理行政的問題。
與此同時,顧雍也不忘給家人寫信,告訴家人,自己已經擔任了廬江郡守的職位這樣的事情。
然后,又讓自己的妻子、陸康之女陸氏寫了信,一起帶去顧氏家里,再請家人轉交給陸氏。
顧雍十分有余裕的進行著郭鵬交給他的任務,而與此同時,孫策也在休息。
和劉表簽署和平協定之后,來自西邊的威脅沒有了,孫策和周瑜重重松了口氣,開始仔細經營內部。
內部時不時的還有些小小的動亂,需要孫策竭力處理,率軍征戰平定四方之類的,這對孫策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挑戰,而且這個挑戰非常累。
連年征戰,孫策都沒有好好的休息過一下,所以在與劉表簽訂攻守同盟條約之后,孫策在周瑜的建議下,選擇了放松一段時間,看看書,打打獵,練練刀術和長矛突刺。
而這段時間的放松里,周瑜也不是沒有給孫策安排任務。
“你都二十三了,至今還沒有娶妻生子,難道不是對父母先輩的不尊重嗎?你總說什么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現在好了,魏公已經把南匈奴滅了,匈奴沒了,你可以成家了。”
周瑜私下里以好朋友的身份勸誡孫策,讓孫策盡快娶妻生子,安穩人心。
創業是很重要,但是在這個朝不保夕的時代,繼承人的問題一樣十分突出。
像孫策這樣二十三歲還沒有兒子的人來說,是十分危險的存在,足以讓部下內心憂慮,產生動搖。
孫策支支吾吾的覺得娶妻生子太麻煩,還是喜歡打仗,周瑜就拿郭鵬的例子來懟孫策。
“你崇敬魏公是豪杰,事事向魏公看齊,那你可知魏公十五歲就結婚了,十六歲就有了長子,魏公征戰沙場十余年,從未放松過生育子嗣穩定人心,現在魏公膝下子嗣眾多,是你可以相比的嗎?”
孫策被周瑜懟的沒話說,沒辦法,只好任由周瑜和他的母親還有長輩們商量,看看怎么給孫策選一個合適的妻子。
周瑜其實是想著能給孫策找一個江東本地士族家庭的女子做妻子,以此緩和孫策和江東士族的關系,開創一個新的紀元,好讓大家都放心,也好讓江東士族開始接受孫策。
其實該說不說,在這段時間里,因為孫策的武勛,已經讓不少江東本地的豪強有了投靠孫策的想法。
但是士人們依然沒有松口,他們對孫策非常不滿意,對于孫策打壓他們的行為極度反感,更別說這其中還有孫策殺掉了陸康以及陸氏家族族人的怨恨在里面。
可以說如果孫策不能和陸氏緩和關系,那么其他的顧朱張三大姓和會稽丹陽的那些是人們也不會和孫策妥協,不會出仕孫策,反而會成為孫策的內部潛在危險。
周瑜考慮的很多,所以他十分想要促成孫策與陸氏的和解,將一切責任推到已經死掉的袁術頭上,為孫策爭取到更多的余地。
于是在孫策休息的時候,周瑜就私下里和陸氏聯絡了。
吳郡陸氏,乃是吳四姓之一,從西漢時期就在江東發展的不錯。
兩漢之交,陸氏已經是江東大族,東漢一朝,陸氏不斷有族人在東漢中央擔任高官,乃是吳四姓里面最具名望的。
然而數年以前,袁術因為和陸康的仇怨而斷然下令孫策攻打廬江,孫策攻打廬江的過程之中將陸康殺死。
不僅如此,在戰火之中,陸氏一半的族人喪生,多為族中男子壯丁,百多口人瞬間減半,陸氏一下子從輝煌的吳四姓之一變得岌岌可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