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瑾訂婚的消息傳開來,還是引起了不小的反響的。
曹昂和蔡琰的婚事到沒有被過多的提及,被提及的,主要是郭瑾和蔡琬的婚事。
郭瑾是郭鵬的嫡長子,魏王世子,也可以說是魏國太子,立位已久,郭鵬對這個繼承人很滿意,將來必然要繼承郭鵬的地位。
所以他的婚事素來都被很多人惦記著,從他加冠開始,很多人就在暗中關注著郭鵬的口風,關注著郭瑾的婚事。
可是郭鵬一忙兩年沒有說過這個事情,再一次提起的時候,人選已經確定了。
郭鵬辦事總是那么的出人意料,讓大家反應不過來。
很多盯著郭瑾妻室地位的家族對此大失所望。
不過倒也沒有什么人敢提出異議,因為郭瑾所迎娶的,是司徒蔡邕的嫡女,身份地位上都符合,雙方門當戶對,沒人能說出什么不是。
蔡邕名望極高,在弘農中央被毀滅、德高望重的士人們大量喪生之后,蔡邕就是個中翹楚,加上郭鵬刻意的推波助瀾,才讓蔡邕直接登上了三公之位,名望攀上了新高。
郭鵬就不說了,魏王,天下獨一份,沒人敢挑戰的存在。
蔡邕當年對郭鵬還有提攜之恩,兩人雖然沒有任何明確的關系,但是一直以來都不曾分開,感情可以說極好。
于是,蔡氏女兒成為了郭瑾的妻室,成為了魏國太子妃,將來的魏王王后,竟然成了眾望所歸的一件事情。
更深入一點看,蔡邕的地位一直都很超然,超然不僅代表地位高名望高,也代表沒有實權,不干涉政務,和誰都構不成利益的沖突。
郭鵬這一手,算是將郭瑾牢牢地保護了起來,沒有讓任何掌握政權或者軍權的文臣武將能伸手夠得著郭瑾,但是也讓人無法感到反感,不會感到擔憂,只會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
郭鵬麾下,唯有蔡邕一人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其他無論選了誰,都會帶來新一輪的政治糾紛,也不知道到時候會引起什么風波。
于是本該明爭暗斗的一場太子妃爭奪戰,就這樣莫名其妙的落下了帷幕。
有些人還沒有反應過來,就結束了,就好像這場蓄謀已久的爭奪戰從未開始過一樣。
那些想著法子把女人往郭瑾身邊送的人的想法落了空,但是不要緊,正妻爭奪戰被郭鵬強行結束,這是郭鵬作為父親的權力,是封建父權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是郭瑾若要納妾,就和父親沒有關系了。
妻室需要長輩決定,妾侍就是自己決定了,一般而言只要不是太過分,不會做出寵妾滅妻的行為,家里的家長都不會干預。
以郭瑾的地位和未來繼承人的身份,身邊不可能只有一個女人,正妻的位置讓給地位超然的蔡氏也無所謂,但是妾侍的身份,絕不相讓!
這種等級的男人身邊,就算是妾侍,也能發揮出應有的效果。
就好象郭鵬身邊的糜氏夏侯氏田氏和橋氏一樣,都是妾侍,但是各自的身上也能寄托一部分臣子們的利益。
糜氏身后的徐州派系,田氏身后的冀州派系,夏侯氏身后的一部分元從派系,還有橋氏身后的袁術舊人,紛紛為郭鵬所重視。
于是就在郭鵬成為魏王之后的第二個月,長子郭瑾的婚事就被敲定了。
大家熱熱鬧鬧的張羅了起來,喜慶的氛圍瞬間沖散了之前那場**所帶來的血腥氣。
人們似乎瞬間就把這股子血腥氣味給忘卻了,留下來的只有喜慶的氛圍。
整個鄴城都充滿了喜慶的氛圍,好像之前的事情完全不曾發生過一樣,死掉的人就死掉了,沒有任何的人記住,沒有任何的人再次提起。
被郭鵬處死的人就這樣被遺留在了上一個時代里,在上一個時代里固執的繼續為他們的理想而奮斗,沒什么意義。
所有想要前往下一個時代里的人都已經被郭鵬驅趕著,或主動或被動的前往了下一個時代,一個屬于郭魏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