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了張松。
他一頓輸出猛如虎,引經據典化嘴為炮,將那些主降派的本地官員和東州官員們噴的跌跌撞撞掩面而走,就差精神失常口眼歪斜。
接著最精彩的一幕來了,張松把諸多主降派官員挑落馬下,便和許靖這宗師級嘴炮決戰紫禁之巔。
他們把各自一生所學化為彈藥,把一張利嘴化作馬克沁,就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的打起了嘴仗。
有些時候,嘴炮之間的辯論之戰堪比武將之間的馬上搏斗,甚至激烈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只是武將之間是生理上的生死決斗,嘴炮之間則是精神層面的生死決斗。
誰要是輸了,以后在人面前就抬不起頭了,對于嘴炮們來說,那就是社會意義上的死亡。
由于這一戰過于激烈,過于傳奇,所以這兩人的嘴炮大戰至今為止還在成都城內廣為流傳,引為奇談。
獲勝的當然是張松,許靖的一張老臉都丟光了。
因為之前的優越表現,這一次,張松依然擔任起了重要職責,前往勸說賨人為劉璋出力。
劉璋為了一定爭取到賨人的支持,忍著心痛給出了賨人首領幾乎無法拒絕的錢財數量。
這樣的數量在張松看來,應該是那些不僅貪婪而且窮的賨人首領們無論如何都無法拒絕的,他很有自信。
抵達了賨人聚居地之后,張松的確是受到了賨人首領的熱情款待。
當他說出來意,并且給出了劉璋許諾的報酬數目之后,那些賨人首領無一不眼冒精光,嘴角哈喇子都要流出來了。
大部分賨人的生活還是相對原始的,生活水平各方面都不如漢人那么高,所以他們從事的行為與其說是為理想而戰,倒不如說是雇傭兵的性質。
誰出錢多,就為誰戰斗,也講規則講道理,所以信譽好,于是總是有人愿意雇傭賨人戰斗。
這一次在賨人看來,和往常并沒有什么兩樣,都是收錢打仗。
于是很多賨人首領都答應了張松,愿意出兵幫助劉璋戰斗,防備漢中方面的魏軍進攻,并且答應動員族人,從十六歲到六十歲的人無不可動員。
不過就在張松覺得自己要大功告成的時候,出現了一些微小的變數。
樸胡身邊有一個小親衛,名叫王平。
他很年輕,才十五歲,但是因為勇猛,會打架,而且會說漢話,被樸胡看上了,就帶在身邊做個小親兵,平時也頗為喜愛。
他小的時候長在自己的外祖父家中,外祖父一家是漢人農家,王平就在外祖父家中學會說漢話,他并不認得什么字,只是會說漢話,和一般的漢人黎庶沒什么兩樣。
不過放在賨人群體之中,王平大小也算個知識分子,所以得以跟隨樸胡。
張松對樸胡進行嘴炮攻擊的時候,王平就侍立一旁,聽到張松說的話,心里覺得很不靠譜,于是在樸胡接受了張松的禮物之后,私下里對樸胡進言,勸誡樸胡。
“首領,這個張松說的話,我覺得咱們不能相信。”
樸胡素來對王平高看一眼,聽到王平這樣說,就有些奇怪。
“你為什么這樣說?”
“他的話說的太好聽了,而且禮也太重了。”
王平皺緊了眉頭:“過往漢人朝廷要我們去打仗,只是給予一些租賦上的減免,然后在戰利品之中給予賞賜,哪怕是那個張魯,也就給了為數不多的錢貨,但是這一次,劉皇帝給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