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是泰山人,早年曾經和鮑信相識,為鮑信訓練兵馬。
后來鮑信欣賞郭鵬,于是推薦于禁給郭鵬,讓于禁投靠郭鵬,為郭鵬效力,由此讓于禁開始走上人生的快車道。
為郭鵬練兵,為郭鵬統兵,一直都在很重要的軍事地位上。
他深得郭鵬的信賴,甚至現在成為了五虎上將之一,地位和職位甚至在夏侯淵、曹洪、關羽、張飛等元從老將之上。
可以說郭鵬一直非常欣賞他,給他的資源一直都不錯。
當時征伐徐州的時候,他就是第一個單獨率軍出征的將領,可惜雖然成功,卻造成了陳珪和陳登的死,以至于未盡全功,所以論功行賞的時候沒能更進一步。
盡管如此,于禁在魏軍之中的地位也是相當高的。
只是后來一系列**是誰也沒想到的。
誰也沒想到漢魏之爭來的那么快,那么突然。
于是,在漢魏交替的**之中,推薦他進入郭鵬軍中的鮑信因為反對郭鵬更進一步,站錯隊伍,從而遭到慘烈的政治清算。
泰山鮑氏本來也是很早跟隨郭鵬,為郭鵬出力的家族,可是到頭來居然反對郭鵬更進一步,這讓郭鵬十分惱火,于是果斷下手。
鮑氏的政治地位和權力被剝奪的一干二凈,之所以能保住性命還是鮑信在最后時刻慫了,沒有一條道走到黑,然后郭鵬念及鮑氏早年相助之功,這才沒有下殺手。
但也僅僅是沒有下殺手。
鮑氏家族除了性命,失去了一切權力和地位,什么都不剩,連家族都被遷移了兗州,在洛陽城外耕田為生。
郭鵬留著鮑氏家族,可能也有警醒后來人的想法,讓后來人都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看看他們是不是比鮑氏家族還要強大,還要掌握更高的權力,以至于讓郭某人不敢動手。
如果不是,那么最好不要做出和郭某人的意志相違背的事情。
郭某人對待自己的敵人從不留情。
當時被嚇到的人很多,但是基本上都是政壇人物,軍方因為都是郭鵬自己的家底子,被郭鵬掌握得很透徹,基本上沒有什么擔心的。
但是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于禁。
得知鮑信站錯隊伍遭到清算,于禁嚇得要死。
他和鮑信的關系好啊。
兩人常年有信件往來,逢年過節也會送禮走訪,甚至鮑信還和于禁商量過要不要結個兒女親家什么的,讓彼此家族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軍政兩界兩開花。
可以說于禁和鮑信的關系很好在魏國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所以在當時風聲緊的時候,鮑信被拿下的時候,甚至有風言風語說鮑信荀彧等人勾結軍中大將試圖造反之類的。
矛頭直指于禁。
有人要借著這個機會搞倒于禁,把于禁誣陷為反賊,干掉他。
當時于禁是真的以為自己也要被牽連了,要被郭鵬連著鮑氏一勺燴了,恐懼萬分。
他甚至都已經做好了自殺的心理準備,以證明自己的清白,保全家人。
結果郭鵬登位之后就把于禁的軍職和權力都提升了,似乎壓根兒就不知道這種風言風語的樣子。
整場**之中,漢魏交替的風波之中,于禁什么事情都沒有,照常帶兵打仗,照常升官發財,步步高升,建國以后改封為泰山侯,實封食邑八百戶,位列三等侯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