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說。
真的難說。
皇帝會就此罷休嗎?
這樣的事情未來就不會再次出現了嗎?
利欲熏心的家伙們可不管皇帝是否會嚴懲大家,只要有利可圖,他們就無比開心。
誰知道他們會在未來引爆一顆多么大的震天雷?
以皇帝這樣的反腐手段,到時候倒霉的喪命的,恐怕就不僅僅是小魚小蝦了。
有識之士們暗暗擔心著。
郭鵬卻開始乘勝追擊,鞏固自己的勝利果實了。
除了懲治官員們的詔令之外,郭鵬還下達了加征商稅的詔令。
比起之前那份流傳出來的王粲擬定的加稅草案,這份加稅法案溫和了許多。
王粲那一份草案就是想把大家整的半死不活茍延殘喘,從商業活動開始到結束每一個環節都要收稅,最高稅率甚至達到了十稅六的地步,堪稱絕對重稅,是難以想象的那種。
真要這樣搞,大家還做什么生意賺什么錢?
都是給你朝廷打工就是了唄?
現在皇帝親自擬定了溫和版的稅收政策,整個加征的環節其實只有兩個,一個名為養路稅,一個名為市稅。
養路稅,顧名思義,為了養路。
皇帝說修筑的官道本意是為了進軍順利,現在既然對商業有利,那也是好處,但是走的人越多,對路面的損毀就越大,還列舉了延德元年和二年各地路面破損情況和耗費情況。
所以養路稅就是為了針對這一部分損失,誰用,誰付錢,很合理。
具體細節措施就是在各交通要道上設置相關路卡,對經過官道上的商隊按人數、牲畜數量、大車數量和貨物重量進行評估,然后進行分別收稅,數量少就收的少,數量多就收的多。
路卡歸財政部官吏,財政部需要派專門稅吏建立路卡,專人進駐,專人負責計稅收稅。
一條道路上的路卡數量不唯一,根據道路長度和人流量進行評估,稅收費用也會在評估之后公布,盡快執行。
路卡是固定的,不會轉移,所以不存在成本過高,可以廣泛設置,派人管理。
這就是郭某人最早的目的。
但是眼下情況發生了變化,郭某人也不滿足于僅僅只收一筆過路費了,現在他還要對商業交易產生的利潤本身進行收稅。
市稅本身也是存在的稅種,但是各地收稅方法和比例不夠統一,郭某人將其統一,并且設置了針對利潤總額逐級提高稅率的方法。
這筆稅收就在交易進行當地的市場繳納,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抽稅,各層次有明確的規定,不能多收,也不能少收。
這時代,每一座城池內進行交易的場所都是固定的,名為市,市有專門的管理人員,也是固定的組織,不存在成本過高。
這兩個稅收都是頒布下去之后可以很快執行的。
按照魏帝國的執行效率,基本上今年頒布下去,明年就能看到成果。
新的稅收誕生了,帝國又有一筆錢可以用來辦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