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遼東攻略戰,真的是大獲全勝了,接下來,只要軍隊稍事休息,養精蓄銳,就能一鼓作氣完成遼東的全部戰事,平定遼東了。
一個前漢沒有過的州,一些前漢沒有占據過的領土,正在被他所創造,所占據,這是何等的愉悅!
這樣,才能對得起郭鵬對他的信賴啊!
而且這樣一來,說不定自己這邊會有不少人能被選進首陽山講武堂變成天子門生。
于禁還是相當愛護士卒的,希望這些戰斗用命的棒小伙子們會有更多的機會被首陽山講武堂收納進去,成為天子門生,擁有光明的未來。
雖然說魏帝國對待士卒的待遇已經非常優厚了,在前漢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有軍餉,有吃有穿,受傷生病有醫生和藥品,戰死有足夠的撫恤,士兵們最擔心的受傷之后無法上戰場的事情也被郭鵬解決掉了。
傷殘士兵會得到一筆撫恤,還會根據實際情況被安排到練兵大營里工作,負責訓練新進入的新兵。
亦或被安排到地方鄉村擔任當地民兵隊的教習,負責訓練當地的民兵隊,間接負責當地的治安。
傷殘嚴重的也會進入療養院,接受療養院的療養,然后根據傷殘情況,想方設法給你找個事情做,絕不拋棄放棄,最起碼也會送回老家,給與減免賦稅的優待,讓家人仔細供養。
說真的,不僅僅因為郭鵬的威望,更是因為這些待遇,魏軍士兵才會勇往直前,不惜一切代價為郭某人血戰到底,為他取得一場又一場的勝利,并且竭盡全力的維護他的地位和統治,維護他的威望和權力。
郭某人是真的把他們放在心上,真的為他們還有他們的家庭著想。
軍屬家庭在地方上都會受到優待,逢年過節也會有地方政府上門贈送一些糧油米面之類的,各項待遇都比一般家庭要好。
于禁對此完全挑不出什么毛病來,只覺得能做到這一切的郭鵬是無懈可擊的。
現在郭鵬又要搞一個首陽山講武堂,親自下場做祭酒給講武堂背書,持續不斷的培養軍事人才進入軍隊。
這里頭的意義,反正于禁是想明白了。
于禁覺得,在那一年,選擇在鮑信的推薦下進入郭鵬集團為郭鵬征戰,是他一輩子做的最正確的一個決定。
這個決定讓他至今受益匪淺,讓他今后余生也有了保障。
所以整個軍事集團會緊緊圍繞在郭鵬身邊為他效忠,為他掃平一切試圖威脅他的勢力,只要他發號施令。
除此之外的事情,這支軍隊不會考慮,這支軍隊只知道聽從這個男人的命令而已。
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依然如此。
至于其他的事情,至于遙遠的未來會怎么樣,他們也不會去想。
高句驪的覆亡是一定的,伊夷模不能扭轉局面。
面臨扶余王和張飛的兩路夾擊,伊夷模所面臨的只有慘敗,沒有其他。
這個想著一展宏圖的青年很快就戰死了,與他忠心的部下們一起,戰死了。
戰死之前,他還不相信他的父親和他的兄長已經死了,所以還想要突出重圍回去會師。
顯然,那樣的未來是不會到來的。
伊夷模的腦袋很快就被張飛帶到了于禁的面前,展示給于禁看,順帶著還有一萬多戰俘,以及親自前來拜見于禁的扶余國王。
扶余國王稱贊于禁的赫赫武功,向于禁獻上了贊美之詞,并且詢問自己什么時候可以正式成為魏帝國的藩屬國,好像還沒有人前來冊封。
“放心吧,具體的事情,朝廷會安排妥當的,到時候你們只需要接旨就好了,對了,這一次剿滅高句驪你們也付出了不少,這里的戰利品,你們拿走一些吧,畢竟也是出了力的。”
于禁大手一揮,很是大方的分給了扶余國一部分戰利品。
扶余王對此感恩戴德,說自己會回去等候魏天子陛下的圣旨。
扶余王走了,看著他離去的背影,張飛靠近了于禁。
“文則,什么時候對扶余開戰啊?這邊高句驪已經完了,該對扶余開戰了吧?”